首页 > 县区 > 龙陵

朱家璧(连载)(百年征程 峥嵘岁月) 第十一章 回师云南

发布时间: 06-28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 王琨楼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1纵队”与桂滇边纵队一支队在边境会师整训期间,全国解放战争经过两年的作战,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1948年上半年,四平战役改变了东北战场形势;豫东战役让中原国民党军丧失机动能力;晋中战役割裂了国民党军西北和华北战场。这三场战役后,国民党军已经显现出了失败的迹象,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已经看到了曙光。党中央提出了“在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总任务,号召加强蒋管区的人民革命运动,以配合人民解放军的作战。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国民党蒋介石同样看到了自己就要失败的命运,妄想在西南地区打造负隅顽抗的基地。特别是为了加强对云南的控制,镇压云南人民的革命运动,1948年9月,将云南境内第26师改编为第26军,下辖三个师,分驻于沾益、昆明、蒙自等地。并在边境和盘江沿岸布置了两道封锁线:其一,以26军第193师第578团驻文山机动,第二营驻西畴,第三营驻田蓬,保安第一团则分驻古木、马关、麻栗坡一带;其二,以第93师第279团驻弥勒,第193师第577团驻陆良,准备随时封锁盘江沿岸渡口,并纠集文山专署之保安营和各县之常备中队以及地方反动武装,于国境沿线作纵深配置,企图阻止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1纵队回国入滇。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48年10月,按照中共香港分局的指示,于河阳整训期间组建了以庄田为书记,郑敦、朱家璧、黄景文、杨德华为委员的中共桂滇边工委前线委员会(简称前委)。奉党中央命令,前委组成后,即率主力部队回国作战,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盘江两岸游击根据地,向东可出黔桂,策应南下野战军;向西可进逼昆明,扼制滇南,策应滇西。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为适应回国作战需要,在河阳将两支部队进行整编。整编后的部队仍沿用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1纵队的番号,朱家璧任司令员,郑敦任政治部主任,参谋长由桂滇边部队的黄景文担任。下设两个支队,1个独立大队,一个健康大队:第1支队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原班人马,叫胜利支队,由何现龙、祁山,李荣兴、赵国徽等率领;第2支队以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2支队为基础,桂滇边部队1个大队150多人编进这个支队,叫立功支队,由李炳发、马仲明、陈庆芳、张天祥等率领;独立大队即孙太甲、陆琼辉率领的原广南大队;健康大队由桂滇边部队的另一部约150人和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的留守人员编为一个大队,由周楠同志直接指挥,策应前委回国。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部队整编好后,在关坝开会议研究回国方案,决定派武工队到滇越边境,掩护主力回国;主力部队突入国境后,第1、2支队由前委率领北渡盘江,到北岸的弥泸地区和罗盘地区活动;独立大队由孙太甲、陆琼辉率领,留在开广地区活动;健康大队作为第2梯队,直属桂滇边工委,由周楠、饶华、岳世华带领在边境与武工队配合行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948年5月初,根据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和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钱瑛的指示,云南滇黔公路以南、滇越铁路以东地区党组织,划归桂滇边工委领导。桂滇边工委领导的地级党组织有广西境内的右江地委、左江工委、右江上游地区工委,云南境内的滇东南地工委、弥泸地委、罗盘地委。1949年5月,桂滇边工委和云南省工委合并,建立了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切部署停当,随即召开回师云南的誓师大会。这对于正在经历因疟疾、痢疾等疾病严重减员的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来说,一听说要回师云南,个个欢欣鼓舞。“边纵”西进部队6团2营教导员魏林回忆:“1948年10月初,在越南河阳城边的路上,家璧同志和我相遇。他拍拍我的肩膀问我:你是不是魏林?我答是。他又问你是不是宣威人?我答是!他对我说:我们要打回云南去,还要打到宣威,去吃宣威火腿!”可见作为司令员的朱家璧,其欣喜之情也是溢于言表。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二支队第5大队长柴爱国对当时的境况记忆犹新:“10月15日召开了回师云南的誓师大会,5大队的全体同志兴奋异常,积极准备,决心打回云南!打回老家去!配合解放军,解放家乡,解放全中国。组织决定,重病号暂时留在河阳医治,好一点后再回国。但大家都不愿留下,身体好一点的同志说,走不动的同志我们背着、抬着走,不能再留在个地方喂蚊子了。重病号柴家富已经几天起不了床,听说要回家了就站起来,但走几步就倒了,柴同国说,走不动我背着他走。我们把病故同志的枪支交给组织,弹药分给身体好一点的同志;又准备一些行军途中需要的干粮、棍子、担架等。回国前,同志们怀着极端悲痛的心情,在包继攀、柴龙国、广才、杜习武、宁伯才、张德金、张小党、包继能、安子美、周恩云、光银等11位同志的墓前插上木牌,鞠躬、默哀……告别了战友,我们互相照顾着,踏上回国的征途。”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然而,狡猾的敌人知道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要回来了,于是以文山为中心,把26军的481团、578团和保安一团,以及各县的常备中队和地霸武装部署于西畴、田蓬、麻栗坡、富宁一带,沿国境构筑了一条近万人的防线。还对坚持斗争的游击队和根据地反复进行“清剿”,目的是让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即使回来了,也没地方可去,要把革命烈火全部扑灭。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48年10月16日,“前委”按照“滇桂黔边工委”之部署,率领两个支队和独立大队约900人从河阳起程,于20日在武工队配合下,一举突破敌防线,攻下麻栗坡所属攀枝花讯署和八布河,龙沟坡等隘口,于22日直抵西畴县董有街,独立大队的前卫分队化装为保安部队,智擒董有乡长,破坏电讯,封锁消息,使主力部队顺利绕过西畴县城,24日迅速前出砚山者腊、六沼一带。除留独立大队和张鸿谋所率武工队於砚山、广南一带活动以牵制敌人,策应主力渡江外,“前委”率主力继续向盘江两岸挺进。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二支队第5大队长柴爱国回忆:“回国途中,秋雨绵绵,寒气袭人,许多同志大病初愈或还在病中,身穿破衣,打着赤脚,咬紧牙关,不分昼夜连续行军。饿了喝冷水,困了就边走边打瞌睡,互相牵扶着……由于我们病号多,尽量避免与敌人接触,迂回曲折地走,像捉迷藏一样,经常一昼夜要走百多里路。就这样连续行军14个昼夜,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记得有一天,我们5大队作后卫,收容掉队的病号,我也掉下队来。看到敌人从路口穿过,我们赶紧隐蔽在草丛里,敌人过后,我起不来了。朱家璧同志发现我掉队了,立即命令柴永国牵着他的马,把我接回宿营地。”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当朱家璧率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突破敌防线后,敌立即调第578团第3营从富宁田蓬调至盘江南岸革勒渡口加强防卫,并以第578团的1、2两营从西畴沿砚山,邱北尾追,企图腹背夹击,歼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纵队于盘南。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48年10月30日,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回到丘北县上革勒村,前委决定于31日拂晓攻击并抢占渡口,强渡南盘江。一支队副支队长李荣兴带着十余人组成突击小队率先冲向渡口,敌人的子弹从对岸如雨点般地打了过来,副支队长李荣兴和5大队3中队指导员魏林负了伤,进攻受挫。更要命的是,原本侦知下革勒村驻有敌26军578团第3营,不曾想战斗打响后,另有一支驻飞土的敌军突然从侧后打来,部队遭到两面夹击,形势非常不利。如果继续强渡,只会带来更大伤亡,于是放弃渡江。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强渡南盘江失利的原因,固然因敌情不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然是还在河阳,部队的体质因疾病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回到国境后连续行军作战,指战员们体力不支也在情理之中。敌人则是得胜不饶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渡江失利转移至秧补,敌578团尾追而至。部队再撤到小老龙,敌人又追击而来,在小老龙与1支队接上了火,5大队赶上司令部投入战斗,到天黑时1支队被打散,5大队只好跟随司令部撤下。二支队第5大队长柴爱国回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敌人找不到目标乱开炮。我和通信员张堂跟在朱家璧同志和他的警卫员后面,一颗炮弹落到我侧面的槽槽里,我被气浪冲倒,身上埋了一层土。朱副司令员连忙折回来,伸手拉着我,摸到一棵松树下,用脚一探是平的,朱副司令员说在这里休息一下。我们4个人,只有张堂背着一个毯子,盖在4个人身上。身子一落地鼾声就起来,一夜倾盆大雨也没把我们淋醒。天明,朱副司令员醒来推了我一下说,你瞧,我们坐在汽船里!我一看,毯子漂出老远,鼓起几个大汽泡,水已淹到张堂的嘴边。站起来一看,大队的其他战士还在打呼噜。天亮了,雨停了,也摆脱了敌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6团2营教导员魏林在秧补突围战中,对于朱家璧同志也有着暖心的回忆:“11月1日,自救军转移到秧补,下午6时左右,敌军又追赶到。枪一响,用竹竿担架抬我的农民就跑了。见此情况,家璧同志就对我说:魏林,不要找农民抬你了,我的马给你骑。2日清晨,我从蚌郎骑上马,4日上午到丘北县的木耳箐,前委领导朱家璧和杨德华把我安排在农民季五斤家养伤。”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写到这里,我们不用再去描述强渡南盘江如何受挫,也用不着叙述小老龙一战如何惨烈,敌人是如何丧心病狂想要将刚从越南河阳回来的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置于死地,亲历者的自述比任何后人的推理演绎都要实在和精彩很多。因为那是他们血与火的体验,是他们用随时可能牺牲的生命去获得的感受,因而是崇高的,不可替代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传记里,会使用大量亲历者的自述再现当年边纵队员们为了新中国所经受的磨难和作出的牺牲。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死缠烂打,前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暂时放弃渡江,由庄田、朱家璧、郑敦、黄景文率第二支队和立功大队回师广南、西畴、砚山与敌周旋,伺机北渡盘江;由张于斋、杨德华、祁山、何现龙、马仲明分别率领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的一个大队在邱北一带活动,伺机渡江回弥泸根据地,以分散敌人兵力,争取主动,史称“小老龙分兵”。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后来的战史证明,此次分兵是正确的,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已经在战斗中成长,指战员们也已经不是过去遇着敌人就猛冲猛打,已经学会审慎思考战局,能作出正确的决定。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回师云南的过程中,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遭遇最大的损失,是高良村洛业沟战役。1948年11月,第二支队(立功支队)第8大队从河阳出发,经麻栗坡与田蓬间突破敌军封锁线越过国境,过西畴、砚山、邱北抵达盘江南岸,发现敌578团3营驻扎革勒村。为扫清前进中的障碍,大队长任学源率领第8大队与敌激战后,与纵队主力失去联系,决定改道寻找纵队。11日,行至师宗高良区时,因高良区地霸匪首何廷珍曾是任学源在省立第三中学的同学,任学源找到何廷珍,要求借道通过。殊不知,何廷珍及其弟弟何廷显均已被国民党收买,表面上同意,暗中却由何廷显设伏于洛业沟袭击第8大队,18人牺牲,大队长任学源被俘。任学源面对昔日“同学”的种种威逼利诱,义正词严地拒绝,眼不眨腿不软慨然迈向刑场,饮弹喋血。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这次战斗中献出生命的18人中,还有朱家璧的亲密战友和夫人兰玲。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兰玲,原名罗莉英,易门县人,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滇军18师“艺工队”,投身爱国运动,与朱家璧相识相爱结为夫妻。1948年2月,她主动要求到游击区参加武装斗争得到批准。为了避免由于丈夫是领导而被当作特殊人物看待,化名兰玲,将两个年幼的儿女托付给母亲。在越南河阳会师整训期间,又自告奋勇到恶性疟疾蔓延的临时医院护理危重病人,成长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1948年11月,随第8大队行动,在洛业沟身受重伤被俘,宁死不屈,被恼羞成怒的何廷显杀害,时年23岁,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她的入党转正申请。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边纵老战士张锐回忆:“我和朱司令的夫人兰玲从政工队调到任学源、唐德坤率领的立功支队8大队作民运干事……部队准备渡过南盘江到罗平,发现敌军在革勒,8大队整装待发,需从我们四个女同志中抽一人去做战地宣传和救护工作,我们都争着去。朱司令员说,还是叫兰玲同志去好。万万没有想到兰玲同志被师宗高良的地霸武装打伤后枪杀,壮烈牺牲了。有一天碰到朱司令,我上前给朱司令员敬礼并说,兰玲同志牺牲了,我心里很难过。你一定要节哀保重,照顾好自己。朱司令员神情忧伤地对我说,兰玲同志死得光荣,我会照顾好自己。”我从他的话里感受到了他的悲伤。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时隔73年后,2016年3月3日,在《中国诗歌网》上,有个叫黄缨的诗人,写了一首《写给兰玲》的诗,转载如下: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题记:云南省师宗县县城小石山革命陵园,耸立着一座革命英雄纪念碑,碑上镶嵌着一位年轻女子的玉照,她就是原云南省滇东“边纵”游击队副司令朱家璧同志的革命伴侣兰玲。一个细雨纷飞的日子,我们来到纪念碑下,瞻仰她——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有一种眷恋拥抱沉痛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有一种崇拜镌刻心碎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望着您纪念碑上含笑的明眸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时光也会热泪盈眶。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美丽的妻子为何弃他而去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英雄坚强的臂膀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应该是温柔的栖息地。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慈爱的母亲为何舍下他们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双娇憨待哺的儿女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莫不是揪心的牵肠挂肚。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有一条河流连接过去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有一份申请写满向往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依偎着橄榄树的纤枝细叶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洛业沟一遍又一遍地回味。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罗莉英与朱家璧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天使与英雄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邂逅于抗日战争的长夜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吻别在共和国诞生的曙光中。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为了共产主义信仰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个隐姓埋名从容赴汤蹈火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纵横滇东沙场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此盘江两岸的崇山峻岭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刻录了一串串欢歌舞姿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那是兰玲高亢的飞旋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仿佛火红的木棉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次次点燃“边纵”战士昂扬的热情。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异国河阳的热带雨林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聆听了一句句温存的呵护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那是兰玲轻柔的缠绵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仿佛慈母的叮嘱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丝丝抚慰热疾伤疫的创痛。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人们认识兰玲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个平凡的女战士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歌舞出滇东“边纵”最美的亮点;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人们不认识兰玲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个令顽匪闻风丧胆的副司令夫人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血与火的交织中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悄然写就真正共产党人的崇高向往。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巍峨的洛业山岁岁拜读一份血染的申请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闪亮的洛业溪水朝朝清澄一份至死不渝的美丽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橄榄林年复一年如约而至的枝繁叶茂是最深刻的祭缅。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有一种追求通向真理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有一种意志永垂不朽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沐浴着您纪念碑上永不凋谢的微笑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誓言在10月的金风中浪漫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树立伟大理想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谋求全人类解放!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我们崇尚英雄、爱戴英雄,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洛业沟十八烈士罹难处和解放高良战斗遗址,现在已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ttt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