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奔跑之姿书写春天的故事 (新春走基层 党报记者在一线)

——2023年保山日报社新春走基层综述
发布时间: 2023-02-10 15:49:42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eWW保山日报网

  采访海洋馆 董国平 摄eWW保山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杨 茜 韩佳梦eWW保山日报网

  莺啼燕语报新年,旧去新来气象清。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自1月9日起,保山日报社的编辑记者们整装再出发,以“新春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为起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挖掘鲜活素材,聆听群众心声,再次开启了记录保山故事的新征程。eWW保山日报网

  2022年是保山各族人民的圆梦之年,复兴号“绿巨人”穿越横断山飞驰而来,保山人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火车。2023年,保山火车站迎来了首个春运。1月11日,本报记者走进保山火车站,采写了《一切为了首个春运》,第一时间将保山火车站的春运景象展现给了读者。“春运期间,保山火车站开通了特殊旅客绿色通道,向儿童、孕妇、老人提供乘车服务,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春运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保山火车站站长鲁建丽向记者介绍。坐着火车回家过年,不再是保山人民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在外打拼的保山游子春节归家的步伐变得更加轻快,保山火车站正在成为八方旅客的温暖驿站和展示保山形象的靓丽名片。eWW保山日报网

  众志成城、守望相助,2022年底,我们终于迎来了疫情管控的解除,多年在外的游子纷纷踏上了回家的归途,多年未能远游的游客蜂拥而至,各地的传统节日活动纷纷登场。本报记者采写的《保山要有海洋馆了》《“非遗”添彩大官庙》《夜明灯照下街 春风送暖入边寨》《墨香迎新春 送福进社区》等报道,多场景、多角度展现了管控解除后的喜庆烟火气。本报周末版也推出了“和春天一起出发”专版,记者们进社区、入企业、访农家,记录节日里普普通通却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身边故事。eWW保山日报网

  烟火气再度回归,让今年的春节更加热闹非凡,但随之而来的如何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安全年、放心年,成为了记者关注的问题。在《隆阳:全力救治危重患者 保障基本购药需求》中,本报记者深入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卫生院,采写了基层一线的医疗工作者全力救治患者,守护人民健康的报道。在《用“敬业福”守护万千群众“平安福”》中,本报记者走进中心城区,采访了春节期间坚守在各个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春节期间坚守在各行各业一线的人们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eWW保山日报网

  新的一年,万象更新,人民群众在喜迎新年的同时,也迎来了丰收,在本报记者采写的《昌宁县卡斯镇发展粮菜轮作——满了“粮仓”鼓了“钱包”》中,记者来到了昌宁县卡斯镇,尽管正值寒冬,但卡斯镇的田野却依旧绿意盎然。“9月份水稻收了以后,合作社帮我们烘干销售,让我们腾出手来种蔬菜。如今冬季蔬菜上市,我们一年光种植就有两笔收入。”听到卡斯镇邑林社区村民文会兰的话,站在田间看到一片繁忙景象的记者一起感受着丰收的喜悦。eWW保山日报网

  灯火里奋斗的中国,灯火里奋斗的人民。一年来,保山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埋头苦干,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新风貌,在“新春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中,本报记者走进了各县(市、区)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采写了《小河村里的年和事》《“橘色火焰”跃动美丽边城》《昌宁县翁堵镇富硒农产品逐步形成规模化种植、品牌化发展新格局——“硒”望路上日子好》等,其中,本报记者在抖音上发布了《年味·家味》短视频作品,作品里,记者拿起手中的相机,走进自己的家乡,用镜头记录下了家的味道,年的喜庆。一篇篇、一条条、一幅幅有温度、有亮点的新闻作品将保山人民群众奋勇向前的美好画面送到了读者心尖。eWW保山日报网

  从1月中旬至2月初,保山日报每天都有新春“故事”点亮版面。同时,保山日报新媒体手机报、客户端、微博、公众号、抖音账号等也都相继推出了“新春走基层”栏目。截至发稿,本报共在报纸刊发“新春走基层”栏目文章20条。(各稿同时在手机报、客户端刊出,故共刊发100条/次)。eWW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eWW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