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隆阳

丛岗小学上学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 09-10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记得2021年7月,玉宁从隆阳区小田坝小学调到潞江镇丛岗小学当校长。两所学校相比,丛岗小学更偏远,师资方面较薄弱,其他方面也都滞后。当领导谈话时,别人纷纷回避,他却欣然接受,仿佛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立下庄重的承诺。确实这对于曾当过兵的玉宁来说不算难事,他曾在大三时应征入伍,那两年的部队生涯让他迅速成长,所以不管到哪里任教,他都满怀信心,那紫檀色面庞上的眼睛明亮而坚定。www保山日报网

  潞江镇丛岗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除汉族外,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了全村的95%;学校里高黎贡异地搬迁的孩子占总人数的45%。在这样的地方任教困难重重,而最棘手的问题便是学生辍学。玉宁深知,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不上学就会成为新时代的 “文盲”。可在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不通让他在家访、劝学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他上任后的 “第一把火”就是解决辍学孩子的问题,但火势微弱,效果不佳。www保山日报网

  面对家长的不支持、不理解以及沟通障碍,玉宁急得眼圈发黑。这个“烫手的山芋”该如何解决成了他的心头之患。一次,他给退休在家的父亲打电话,平日里喋喋不休的他,这天却闷声不响。父亲察觉出异样,便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想到父亲曾是个深受大家喜欢的资深教师,应该会有办法,玉宁便一股脑地说出了心事。父亲听完沉默片刻后说道:“玉宁,要想做个好老师得用心待人,家长是你永远的依靠。” 这句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玉宁困惑的心。他意识到,自己在控辍保学工作中,只想着完成任务,却从未从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出发,这样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www保山日报网

  受到父亲指点的玉宁暗暗下定决心,要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得先从义龙、福才、春林这“三剑客”入手。他利用每天放学后的时间,拎着一袋彩虹糖、薯片、饮料走村串寨,寻找攻破“野孩子”壁垒的方法,而这些零食就成了他拉近与孩子们关系的催化剂。经多日观察和走访,他培养了几个“小小情报员”,这样获取“三剑客”的信息更准确;还有一部分成了家访路上的“小小陪同员”,无论玉宁到哪家家访,他们就跟着帮忙敲门和翻译。www保山日报网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番尝试之后,玉宁终于找到了劝返的“钥匙”。他从村民口中得知,傈僳族每逢过年有斗鸡比赛的习俗,义龙、春林、福才三人从小就潜移默化受到这习俗的影响,打心眼喜欢斗鸡这项比赛。义龙家还曾养过几只斗鸡,平日里他们仨就喜欢聚在一起研究怎么斗鸡。但一天夜里,义龙家的斗鸡不幸被野猫叼走了,失去斗鸡的他们犹如一盘散沙。www保山日报网

  这就正好给了玉宁机会,他决定从义龙入手,后来听玉宁说,选择义龙其实是他的“大战略”。玉宁始终没忘记父亲那句语重心长的话——家长是老师永远的靠山。义龙有个哥哥担任村小组长,如果能与他搞好关系,不仅义龙辍学的问题能得到彻底解决,而且以后学校有什么事也可以向他寻求帮助。www保山日报网

  在控辍保学的道路上,困难远不止这些。很多家庭对孩子的上学问题持保守态度,一切取决于孩子是否愿意。但他们不气馁,像蚕食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攻克难关。虽然最后大多数都归校了,但还有两户着实让人头疼。www保山日报网

  爱平和爱宝兄弟俩,脸色蜡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爱平 11 岁,读过三年小学,弟弟爱宝 7 岁,也过了入学阶段。学校曾根据年龄给他们办过入学手续,但他们基本上都与母亲在高黎贡山里生活,父母也不同意他们上学,觉得在家能帮忙做家务。后来他们的父亲因赌博欠债跑了,只留下母亲一人带孩子,日子苦不堪言。www保山日报网

  为了劝爱平兄弟俩上学,他前后不下十几次去了他们家里。有一次,他和刘老师在返回学校的途中还遭遇了意外,那天黄昏光线昏暗,高黎贡山段又容易起雾,可见度很低,他们骑的摩托车撵到石子后玉宁被重重甩在石头上,手臂擦伤、膝盖不能动弹。刘老师吓坏了,赶紧给在卫生所上班的熟人打电话,可电话没人接,玉宁还安慰刘老师说:“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后来,爱平母亲得知玉宁受伤的事,可能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便才同意把孩子们送去上学。之后,玉宁还买好了衣物和学习用品,等待着兄弟俩的回归。www保山日报网

  说起劝学的事,玉宁的话匣子就像打开了闸门,汩汩涌现。www保山日报网

  丛岗小学辍学的孩子有10个,里沙也是劝学对象之一。他的父母远在二十里外的高黎贡山承包土地种玉米,几次家访都没遇到。玉宁心想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便利用周末,骑上摩托车向高黎贡山方向驶去。山高路远,山路就像悬在山间的一条线,汽车根本开不上去,只有摩托车才能勉强通行。为此,玉宁还特意买了一辆雅马哈摩托车,这种摩托车动力大,即使是在山路也能使用。之后这条路,他走过不下50次。www保山日报网

  第一次家访,玉宁因语言不通被里沙的父亲轰出门。第二次,他便约上懂傈僳语的刘老师一起去,里沙的父亲阴沉着脸抽烟,里沙还在楼上睡懒觉。家访回来后,玉宁忘不了里沙衣服褴褛的样子,第二天便去集市买了4件 T 恤。第三次,玉宁和刘老师拎着糖果再次去家访,里沙父母觉得读书无用,孩子在家还能帮忙。玉宁实在气不过地说道:“孩子读书的事不能再拖了,我想你们也不想让他将来像你们一样,永远帮人种地吧?”玉宁一番话让他们微微一震,最终答应送孩子去上学。www保山日报网

  在控辍保学的路上,玉宁不是单打独斗。刘老师班里的耶里花逃学、厌学,刘老师每天放学后都去家访。得知她害怕哥嫂有了小孩后会不管她,刘老师便开导她,让她安心读书,并常去她家闲坐,帮她嫂子干家务。还有欧以诺,妈妈得了白血病,刘老师便通过 “水滴筹” 捐钱。www保山日报网

  在傈僳寨的这片土地上,玉宁和他的“战友” 们,用真诚和爱心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上学之路。他们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也温暖了这片土地。宋 玲www保山日报网

微信图片_20240909155242.jpg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08.jpg

  责编:刘自明www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www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