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隆阳

永昌墩绣:绣出增收新年景

发布时间: 12-25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永昌墩绣是流传在隆阳区的一种刺绣工艺,民间俗称“掇绣、掇花、戳绣、戳花”。这一刺绣工艺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沉淀与发展,巧妙地融合了北方移民的精湛技艺与本地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近年来,永昌墩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寸静娟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永昌墩绣技艺,以“非遗+文创”形式和乡村电商销售模式,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在家门口就业的增收路。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9695-21.jpg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墩绣作品展示。  张晓玲 摄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随着消费者审美观念不断变化,墩绣图案愈发丰富多元,不仅有龙凤呈祥、凤穿牡丹等经典传统图案,大量极具当地特色的元素也被寸静娟融入图样设计当中。墩绣产品实现了从传统婴童用品如背幺、娃片、围腰等向装饰挂画、摆件、画框、笔记本等文创产品的转变,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实用价值,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为了满足逐渐扩大的生产需求,寸静娟想到了召集周边擅长针线活的妇女,经过严格培训后让她们领料回家制作产品配件,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就这样,一个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温情的“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就诞生了,仅依靠一台缝纫机和几根针线,寸静娟的墩绣工作室就为200余名妇女圆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隆阳区永昌街道惠通社区民泰小区的寸氏墩绣工作室里,56岁的吴菊花正在交付自己精心制作的绣品配件,同时领取新的材料准备回家继续劳作。她满脸笑容地说:“这份工作我做得既满意又自由,收入也很可观。”在“乖巧贝贝”墩绣生产车间,缝纫工李国华手法娴熟地操作着缝纫机,将裁剪好的裹被布料平整地铺好,推动着布料在针头下匀速前行,确保每一处拼接都完美无缺。李国华坦言:“在这里做缝纫工,每个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工资月月准时发。”隆阳区妇联主席段梦妹说:“为助力寸氏墩绣产业发展,妇联积极作为,从创业贷款上给予扶持,努力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培训失地农民中的留守妇女,助力她们实现居家灵活就业。”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2年,寸静娟敏锐洞察到电商的广阔前景,于是勇敢地涉足电商直播领域。在直播中,她全方位展示墩绣的制作流程,讲解其文化内涵,并适时推出十二生肖香包、醒狮香包等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成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让永昌墩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寸静娟说:“从不懂到不断学习、总结,我们一路摸索前行。现在,我们还注册了‘永绣坊’商标,专注于研发文创产品,让墩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通过不懈的努力,寸静娟广泛传播墩绣技艺,产品远销昆明、大理等地,年产值达200余万元。她用实际行动,让更多人在家门口收获了就业机会和增收喜悦,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张晓玲 陶江龙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3-转曲-01.jpg

  责编:刘自明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444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