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活动多彩 保山大地迎新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图①:隆阳区图书馆开展诗歌诵读会。马艳平 摄

图②:施甸县百人二胡演奏。王建超 摄

图③:昌宁县迎新春庆元旦音乐会。张思羽 摄

图④:龙陵县勐糯镇打歌活动。杨黎莹 摄

图⑤:龙陵象达新年联欢活动。刘晓芳 摄

图⑥:腾冲市老年大学以书画展庆元旦迎新年。李星强 摄

图⑦:腾冲市“新年健步走,活力满腾冲”徒步活动。刘正凡 摄
腾冲:健步迈向新一年
2025年元旦,当新年的第一缕曙光洒向大地,一场跨越3700公里的新年狂欢在腾冲与黑龙江爱辉两地同时拉开帷幕。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声,徒步“大军”如潮水般涌出腾冲瑷珲公园,沿着精心设计的路线健步前行。
“腾冲—爱辉‘新年健步走,活力满腾冲’”的徒步活动,吸引了2000多名中、俄徒步爱好者。两国三地以隔空联动的方式,圆满完成了这次跨越千里的文化交流与体育盛宴,展现了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国际友好往来的美好愿景。
沿途清新的空气、如画的风景,让每一位参与者都陶醉其中,忘却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忙,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好。
陆云晓
昌宁:文艺联欢迎新春
2024年12月26日,“欢歌元旦 共迎新春”——两州(市)四县(区)老年艺术团的交流文艺联欢活动在昌宁县文化馆广场举行,来自巍山、剑川、隆阳、昌宁两州(市)四县(区)的老年艺术团齐聚一堂,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开心艺术团红色乐队的乐器合奏《毛主席的光辉》《天女散花》《昌宁敬茶歌》率先奏响,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昌宁旗袍队女子学堂的旗袍秀《灯火里的中国》尽显东方女性的优雅魅力;昌宁县文化馆左廷威老师的独唱《相约千年茶乡》嗓音洪亮,情感真挚,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精心编排的20个节目依次上演,展现了老年群体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我们文艺队受邀来参加这次元旦活动,非常荣幸,希望我们的表演能为大家带来欢乐。”剑川县马登镇腾飞文艺队队员罗新春说。
昌宁县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这次活动,为群众搭建了学习、交流、展示的舞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文明、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张思羽
隆阳区图书馆:阅读盛宴迎新年
2025年元旦到来之际,隆阳区图书馆以“启航知识之旅 共筑书香之梦”为主题举办系列阅读活动,营造书香四溢的社会氛围,为元旦佳节增添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隆阳区图书馆携手保山市蓝天使星童口才培训学校开展的“诗意迎新年 书香润童心”诗歌诵读会上,一首充满温情与暖意的集体诵读《如果你要写年》拉开了迎新年的序幕,随后个人、亲子、集体朗诵交替进行,大家感情充沛,语调抑扬顿挫,生动地诠释了经典诗歌的魅力。
在多读点书“种知识树,赢元旦好礼”线上阅读推广活动上,大家共植一棵知识树幼苗,以阅读为肥,勤加浇灌,使其扎根深土,茁壮成长,让其成为自己心灵深处永不荒芜的精神寄托。
在遇见晨曦——那些藏在唐宋诗词中的日出微信展览以及元旦精品新书展上,推出了《早安,怪物》《渡过自己的海底》《梦想家彼得》《生活的艺术家》《坐等花开》《人生不求太满 小满即是圆满》等新书,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活动期间,图书馆免费办理了50多个借阅证,惠及读者5000多人次。
马艳平
施甸姚关:热闹“村晚”群众乐
在2025年辞旧迎新之际,施甸县姚关镇蒜园村依托丰富的群众文化资源,把“村晚”办在了家门口,在歌舞中展示着群众文化风采,在团聚中讲述着幸福生活。
暮色降临,走进黄泥坎文化活动场,灯光璀璨、音乐高亢、篝火温暖,大家相聚在一起,以文会友,唱文化繁荣,舞乡村振兴。这里的“村晚”已成了当地老百姓茶余饭后欢乐的海洋。
小小的“村晚”汇聚着大大的人气,点燃了老百姓的热情,激发了“泥腿子”的艺术细胞,大家不分男女老少,争相登台“唱一支歌”,围着篝火“跳一曲舞”,展示青春活力,共话未来发展。
“年轻时候爱唱歌,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总会唱几首解解乏。如今在家门口的舞台上用专业的音响设备尽情歌唱,真是太好了。”蒜园村黄泥坎小组今年80高龄的杨文斗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文化乡村有韵味。目前,该村每天“村晚”的节目安排得满满当当,已成了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张天理
龙陵象达:新年联欢树新风
2024年12月30日,龙陵县象达镇举办2025年庆元旦迎新年联欢活动暨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在欢乐祥和的元旦佳节氛围中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活动在舞蹈《欢聚一堂》中拉开帷幕,小合唱《象贤之歌》《一路生花》、课本剧《咕咚来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等16个由老师、学生、民间舞蹈队精心准备的节目轮番上阵,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精彩的表演……让人目不暇接,村民们的掌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
篝火晚会上,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夜空,欢快的音乐点燃了激情,村民和演员手牵手、围成圈,载歌载舞,尽情释放着内心的喜悦。
近年来,象达镇以文艺活动、群众会、火塘会等为载体,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的新风尚,打造了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社会风尚文明的新型乡村。截至目前,该镇组织开展活动50余场次,走村串巷为群众送文化、送电影40余场次,在村、组主干道、群众密集场所创作移风易俗、清廉建设等主题文字、壁画40余幅。
刘晓芳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