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王荷润——以爱之名 温暖童心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王荷润带领孩子们开展拥抱互动。辉于敏摄
在昌宁县,有这样一位女性,以“心”为灯,用温暖的光芒驱散困境儿童心中的阴霾,她就是爱心妈妈王荷润,一位心灵的引路人,知识的传递者,情感的庇护港。在孩子们眼中,她是一位用无尽耐心编织希望的“妈妈”,用细腻的情感和专业的智慧,为每一个迷途的心灵点亮前行的灯塔,让爱与光明照亮他们成长的每一步。
王荷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社工师、国家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昌宁县家教家风讲师团成员。多年来,她帮扶各类困境儿童,特别是因学业压力、亲子矛盾、人际关系、被校园霸凌等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儿童,先后开展了90多场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成功进行未成年人自杀干预17次,志愿服务3000多名儿童。
以情坚守,践行大爱精神。王荷润的爱心之旅缘起于2016年,当她在走访一户单亲家庭时,结识了正在上初中的小志(化名),因家庭困难又缺乏父母陪伴,导致小志不够自信,不敢与人沟通交流,多次产生辍学的想法。王荷润立即决定要帮助小志,给予他像妈妈一样的关心和爱护。接下来的日子里,王荷润不仅为小志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物资,更关注他的精神世界。小志因为家庭原因不太自信,在学校中常常独来独往,王荷润“对症下药”,带孩子参加各种公益心理课程,参观博物馆,一起读书等活动,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教会小志学习情绪调节以及沟通技巧,锻炼和增强他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慢慢地让小志敞开了心扉,在王荷润的无条件支持和真心温暖下,小志越来越自信,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经自卑的脸上如今常常挂着灿烂的笑容。
以心为引,呵护健康成长。上初中的小敏(化名)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休学近一年,多次自杀未遂,多方求助未果的妈妈带着小敏找到了王荷润,王荷润用专业知识和同理心迅速和小敏建立了信任关系,当即给小敏做了第一次咨询,咨询结束后,小敏一直低垂的头不自觉地抬起来了,眼睛里有了光,久违的笑容也浮现在了脸上,妈妈看到小敏的变化后,激动地拉着王荷润的手哭着说:“我要早一点认识你就好了,我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找你的,谢谢你!谢谢你!”历时1年,小敏曾经伤痕累累的双手洁白光滑,头疼、头晕、肠胃不舒服、睡眠失调等躯体症状逐渐消失,因药物导致肥胖的身体变得健康苗条,眼睛里的光更明亮、更有神了,返校学习后成绩越来越优秀,并多次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获奖,小敏的父母也在王荷润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儿童心理学,自己成长的同时,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把爱和帮助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和家庭。“现在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了,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好,我的生活也得到了治愈和滋养。”一提起小敏,王荷润感到由衷的开心。
以爱为底,传递温暖力量。为了把爱心妈妈的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近年来,王荷润组织昌宁辖区内几位心理学老师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开展了90多场次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配合县妇联、县检察院、县妇幼保健院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援助,为80多名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00多个小时。开展心理健康爱心服务凌晨才到家是常事,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她们都风雨无阻,力所能及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身处困境的儿童和家庭。王荷润从2008年热心参与公益起,个人为留守困境儿童捐助物资近10万元,调动社会资源捐资助困6万元。以爱之名,温暖童心,王荷润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关爱与奉献,也让更多的人明白了关爱困境儿童的重要意义。
王荷润说:“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一位爱心妈妈长期用心用情用爱去陪伴和呵护,给孩子们妈妈般的安全、温暖和支持,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爱心妈妈这个温暖的集体,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一个个困境孩童的成长之路。”(辉于敏 赵 虹)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