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家门种 中塘日子甜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腾冲市三峰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腾冲市明光镇中塘村党总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近年来,中塘村依托合作社,大力发展以茯苓为主的中草药种植,实现了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正是第一季茯苓成熟的时节,一大早,家住中塘村老华寨的杨德美就和村民们来到加工厂给茯苓削皮。杨德美告诉记者,削皮的报酬采取计量方式,每公斤0.5元,多劳多得,这样的工作对需要照顾家庭、出不了远门打工的村民来说很方便灵活。“我们这种老人在家带孙子、孙女,有空就可以来。这个活计好做,还方便大家。”杨德美说。
而在另一边,中塘村村民段存仙正在将削好皮的茯苓放入切片机进行切片、切丁。与削皮不同的是,段存仙的工资报酬采取的是按天计算,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段存仙说:“我的报酬是80元一天,工作地点靠近家,也不累,收入也还不错。”
杨德美和段存仙劳作的茯苓加工厂是中塘村村民伯体文与中塘村党总支租用的,厂址就在中塘村内,伯体文种植茯苓已经5年了,5年的时间他积累了许多种植经验。今年他在明光大黑山种植茯苓120亩,目前第一季收获了大约200吨,全部运到中塘村加工,这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现在这里的加工厂内,算上山上挖茯苓的,差不多每天用工70名至80名,工钱基本上在80元至100元一个人,工厂每年付给工人的工资大概在60万至70万元。”伯体文说。
据中塘村党总支书记段兴禄介绍,下一步,三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准备争取冷库项目,再扩大生产规模,合作社目前有股东40多人,流转土地1200多亩,主要种植茯苓、附子、广木香、党参等中药材。 段兴禄说:“像伯体文就是我们合作社的股东之一,也是我们最大的产业户,他带动种植和加工茯苓。我们把这一块场地租给他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都在8万元以上,伯体文带动务工收入在8000余人次,实现务工收入70万元左右。”李盛中 赵 雄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