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隆阳

脱贫梦圆处 振兴启新程 ——新寨村从脱贫攻坚奋进乡村振兴纪实

发布时间: 02-24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新寨村航拍图。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新寨村民祖孙三代的温馨日常。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本刊特约撰稿人 张建芬 文/图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龙陵县龙江乡南部,新寨村曾深陷贫困,如今在党和政府帮扶下脱贫摘帽,以产业赋能,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龙陵县龙江乡的南部,新寨村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闪耀着独特光芒。曾经,这里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众多贫困家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成功脱贫;如今,它正阔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脱贫攻坚 旧貌换新颜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新寨村全村下辖3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共有360户1557人。过去,贫困曾是笼罩这片土地的阴霾,有109户458人处于贫困状态,还有9户35人被列为监测户。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新寨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精准施策成为这场战役的关键所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一系列政策相继落地实施,让贫困家庭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村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贫困群众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以安心上学,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健康扶贫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大家没有了后顾之忧。经过不懈努力,新寨村的脱贫户全部脱贫,且未出现返贫风险,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产业赋能 乡村展活力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寨村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为此,村里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道路,形成了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走进新寨村石斛枫斗加工厂,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石斛,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在这里绽放出致富之花。2017年,新寨村依托沪滇协作建设项目,建成了石斛枫斗加工厂。该项目由龙陵县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总投资130万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加工厂建成后,不仅吸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还为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截至目前,已举办石斛枫斗加工培训6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200多人。如今,全村360户农户中有400余人从事枫斗加工行业,年创利润100余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神仙草”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花”。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新寨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片黑木耳菌包整齐排列,宛如白色的小山丘。2024年4月,投资200余万元的黑木耳菌包加工厂项目建成,可日产木耳菌包35000包,吸纳周边100余人务工,实现年毛收入500余万元。小小的木耳,正成为新寨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大产业”。近年来,新寨村通过“党建引领,龙头企业助推”的方式,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加快推进“木耳良种化、栽培标准化、菌园生态化”生产基地建设,使黑木耳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居住在山脚、山腰的部分村民因地制宜,采用“黑木耳+”的轮种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了季季有产出,季季有收入。从2016年村民开始种植黑木耳,截至目前,已发展到32户64亩。村民们熟练掌握了黑木耳的栽种技术,从碎柴、做菌包到灭菌、接种、栽种等各个环节都能协同完成。今年预计产出干木耳5万多公斤,实现毛收入300多万元,村民可增收纯收入200多万元。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4年10月,投资35万元建成的马家田冷库投入使用,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务工30余人,也由此撬动了新寨村特色农业种植热潮——赤松茸种植。为确保此次种植成功,村委会前期做了大量精心筹备工作。邀请业内资深的菌类种植专家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从赤松茸的生长习性、适宜环境到播种养护的关键要点等都进行了细致讲解。同时,多方考察,选定与对口企业龙陵三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种植模式,采取保底回收的方式,保障种植户利益最大化。目前正值赤松茸首茬采摘期,一朵朵赤松茸撑开褐色的“小伞”,在田间格外惹人喜爱。村民们穿梭在地里,采摘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我家尝试栽种了2亩,看着行情有望能有5万元的收入。”村民濮永文说。此次新寨村组织种植赤松茸50多亩,预计亩产量可达4吨多,实现产值近2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务工100余人。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新寨村平均海拔1650米,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平均气温16.5℃,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常年种植的无筋豆、生姜、辣椒、西葫芦等蔬菜,凭借着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采用“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2024年全村种植蔬菜70亩,实现产值30万元,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村民们通过种植蔬菜,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升了生活质量。“以前只能靠种点粮食维持生计,现在种蔬菜,收入比以前多了好几倍。”无筋豆种植户濮永清感慨地说。新寨村的“菜篮子”工程,正托起村民的“致富梦”。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规划未来 振兴谱新篇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如今的新寨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新寨村并未满足于现状,他们对未来有着更宏伟的规划。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新寨村将按照“生态宜居环境美”的目标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形成全村“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庭院经济,扮靓农村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特色旅游业发展方面,新寨村将充分利用“一湖(龙江湖)一温泉(蚌别温泉)”的资源优势,引导有意愿的群众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以旅游带动花卉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民宿、特色餐饮、石斛花卉观光种植,让新寨村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新寨村将积极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创新农业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改造指导,有效提升农作物增收能力。进一步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营管理的有效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致富新模式,利用“直播+农业+电商”的模式,将黑木耳、石斛、赤松茸等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新寨村正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石,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寨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06.jpg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zzz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