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项目 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织密防火“动脉” 筑牢生态通途 ——保山市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纪实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编者按:生态兴则文明兴,守护森林资源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保山市森林火灾高危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不仅能有效提升森林防火应急处置能力,更能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破土动工,从艰难施工到逐步成型,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道路的建成,将开启森林防火工作的新篇章,为青山绿水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千难万险踩脚下,应急坦途畅通行。”在保山市的广袤山林,一条条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宛如 “动脉”般蜿蜒,为绿水青山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安全保障。这些道路的建设,不仅是对森林资源的有力守护,更是保山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及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诠释。近日,记者走进保山,探寻这一关乎生态安全与民生福祉的项目背后的故事。
保山市森林火灾高危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是国家增发国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为49995万元,其中:增发国债资金4499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999万元,建设总里程1105.45公里,涉及全市5个县(市、区)。
科学谋划,构建森林防火安全新格局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谋划是关键。保山市林草局从项目启动之初,便按照紧抢工期、紧抓质量、紧保安全的“三紧”要求,构建“点线面”管理体系,为项目建设筑牢根基。
作为项目法人单位,保山市林草局负责全市的统筹协调、资金管理、招投标等重要工作。同时,设置二级法人,县(市、区)林草局作为属地单位,负责项目落地前期工作以及具体实施,协助办理林地报批等手续,全面负责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二级法人制度确保每条道路都有专人负责,从根本上为项目施工提供了服务保障。
在招投标环节,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可研、设计、施工、监理等10个参建方,除部分通过公开采购方式确定外,其余均采取公开招标。招标公告发布前严格审查,确保合法性、合理性和公平性,明确招标主体,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我们深知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的重要性,从规划阶段就力求科学、严谨、规范。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招投标程序,吸引最优秀的参建方,打造高质量项目。”保山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市林草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专班,建立全流程、全覆盖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在项目推进中,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施工问题,尤其在用地用林报批手续办理上创新方式,加快进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实干攻坚,突破项目建设重重阻碍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征程中,保山市林草局及各参建单位面临诸多挑战,但他们毫不退缩,以“干”字当头,诠释责任与担当。
项目建设中,市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挂帅”,党组成员、班子成员按标段划分督导片区,每周深入施工一线,实地掌握规划设计、安全管理和施工进度,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树立“一盘棋”思想,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运转。
用地矛盾是项目推进中的一大难题。防火道路建设涉及集体林地,部分群众对项目了解不足,导致矛盾时有发生。林草局主动作为,在规划阶段提前与乡镇、村集体沟通,详细介绍项目情况和意义,倾听诉求,积极宣传项目对群众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益处。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化解矛盾,为项目推进扫清障碍。
气候条件也给项目建设带来巨大挑战。项目开工后,保山市进入雨季,连续性降雨导致施工进度滞后,安全风险增加。各施工单位科学谋划施工方案,抢抓关键节点,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倒排工期、顺排工序、挂图作战等方式,全力以赴加快施工进度。
一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施工困难重重,但我们明白项目的重要性。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路修好,为森林防火和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为确保工程质量,各参建单位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贯彻落实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从原材料检测到交工检测,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监理单位对道路施工全面监督管理,从路线复测到隐蔽工程,全程跟踪监管,确保工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创新举措,激发森林防火工作新效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中,保山市林草局积极创新,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确保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确保工期和质量,保山市严格执行退出机制。签订合同时建立施工单位退出机制,对工程建设动态管理。项目建设期内,对施工进度严重滞后、质量不达标的标段,及时启动退出机制,进行拆分或更换施工单位,有效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跟踪审计全程监管是项目管理的亮点。保山市公开招标全过程造价审计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工程造价全面管控。通过中间计量,确保隐蔽工程造价客观真实,防止不合理支出,为项目资金合理使用提供保障。
在资金管理方面,保山市建立工程资金共管账户和农民工工资专户。市林草局、施工单位和银行签订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对项目资金全方位监管,确保国债资金安全、专款专用。每拨付一笔工程款,都向农民工工资专户划拨一定比例资金,需三方联审联批方可支付,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工程资金拨付实行七方联审,在驻场监理审核基础上,施工、监理、造价、县级林草部门、公路部门、市林草局等七方共同审核,确保工程量计量准确和国债资金安全。严格的审核机制,防止资金滥用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这些应急道路修好了,我们进山干活方便多了,心里也更踏实了。”沿线的村民张国强高兴地说。
此外,保山市建立一线工作法制度。县(市区)林草局、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全过程造价审计单位参建人员深入施工一线,对施工问题坚持林草系统内部问题不过夜、外部问题不隔天的原则,确保项目建设正常推进。高效的工作方式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为项目顺利完工提供有力支持。
如今,保山市森林火灾高危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条条蜿蜒的道路穿梭在山林之间,不仅成了森林防火的“安全通道”,也成了林区群众的“致富路” 和“幸福路”。今后,保山市将继续完善森林防火应急体系,不断提升森林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置能力,守护好这片美丽的绿水青山,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本报记者 姜 维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