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电商交易跑出“加速度” 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龙陵县2024年党建引领电商网络交易额达30.5亿元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2024年以来,龙陵县立足本地特色产业资源,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乡村电商发展第一资源,以党建引领回引优秀人才、培育本土人才、壮大人才队伍,推动乡村电商跑出“加速度”,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驶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县电商网络交易额达30.5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13.74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5.72亿元、农产网络零售额3.57亿元。
“一盘棋”谋划
龙陵县将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纳入年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抓紧抓实,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现场推进会研究部署农村电商工作,4次组织外出实地考察学习,充分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
因地制宜制定《关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乡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实施“六项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电商扩面、提质、增效。将党建引领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定期调度重点指标落实情况。
及时成立龙陵县商务服务中心,由县级调剂6个事业编制给予人员保障。引进非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服务中心,带动品斛堂、咳哩佬、确米酒、龙眉茶等商家入驻线上平台,实现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成立电商行业党委,统筹16家县直单位力量,构建协同联动、齐抓共促工作格局。
针对电商人才培养不精准、产品组织化程度低、物流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制定《龙陵县党建引领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及时帮助电商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站式”服务
龙陵县牢固树立“抓电商必须抓人才”工作理念,单列100万元经费给予电商人才培引保障。依托“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外出人才座谈会等载体,打好“乡情牌”,铺好“回引路”。目前,已回引农业、电商、物流等人才300余人,吸引外地人才100余人,涌现出了如蒋德凡、曹大成、杨汉从等一大批人才代表。其中,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有9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1户。
依托县职业中学“人才孵化基地”、电商人才实训基地和村播学院,开展“7天理论+14天实操”相结合的电商人才孵化培养模式,实现学员结业即可开播。目前,县级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97人;乡村两级举办培训班19期、培训学员540余人;创新推行的电商人才“7+14”孵化模式得到省、市全面推广。
建立电商人才“一月一回访”跟踪培养长效机制,定期走访、回访全县116个直播团队和600余名参训学员,及时帮助解决发展难题。目前,已完成回访11轮,实现直播团队和参训学员全覆盖。
“一股劲”推动
龙陵县积极扶持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每年拨款60万元,对在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生产托管、订单收购、收益分红等方面联农带农成效明显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奖补。
为擦亮“龙陵品牌”,实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电商经营主体无缝对接,建立健全龙陵县农特产品目录和农特产品调度机制,由县级调度中心牵头,对全县在直播平台售卖的13大类147个品种农特产品种类、数量、分布地、销售时节等信息系统进行摸排,定期向电商经营主体(个体户)推送直播带货优品。目前,龙陵紫皮石斛、石斛花卉、范大叔土鸡、龙眉红茶、蜂蜜等生态农产品,已成网络畅销产品。
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电商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推动农户增收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等同向发力,实现农户、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主体三方共赢。2024年以来,全县网络零售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70余万元。
抓实示范创建,培育市级电商示范点5个。统筹5家县直单位挂钩联系,建成村播学院1个、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基地3个,培育县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27个,县级电商示范企业(个人)18个,庭院直播电商点48个。
积极探索“节庆活动+电商直播+农特产品”的发展模式,精心举办电商直播大赛,有效促进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目前,依托龙江稻花鱼节、勐糯泼水节举办农村电商直播大赛3场次,40余支参赛团队线上成交金额72.9万余元。本报记者 赵其正 通讯员 杨成海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