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特色优势产业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访昌宁县委副书记、昌宁县人民政府县长范正建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时下,正值收获“冬早蔬菜”和春耕备耕关键时节,昌宁热区又迎来务工热潮。在湾甸乡大城村的昌宁县勐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每天都有200余名务工人员在菜地和冻库从事采摘、分拣、包装、运输等工作,他们中大多数都是从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县内务工专场招聘会或抖音平台找到工作。截至目前,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的合作企业已达37家,提供岗位5000多个,入驻社区登记求职人员实现就业2238人,月均工资5000元以上。
这是昌宁县立足特色优势发展产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个缩影。昌宁县委副书记、昌宁县人民政府县长范正建介绍,2025年,昌宁县将围绕GDP增长6%的目标,以“开年就抓紧、开局即加速”的状态,体现昌宁“更”的精神,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把各项工作往前抓、往前推、往前赶。
2025年,昌宁县如何抓实经济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范正建从四个方面做介绍:
在调结构、扩内需、稳增长方面,昌宁县将牢固树立大抓项目的理念,坚持把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重中之重,聚焦“两重”“两新”“三大经济”等战略机遇,谋划储备新项目不少于100个,总投资300亿元以上,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6个。要坚持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全力支持通威、硅旺等重点企业恢复生产、稳产达效。
在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方面,昌宁县围绕“群众增收”的核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实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提升行动,育强农业龙头企业,力争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产值达340亿元以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大力发展“土特产”,培育一批乡村“小企业”“小作坊”“小庭院”等,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在推改革、拓空间、增动能方面,昌宁县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加快国企实体化进程,实现国企经营收入达1.5亿元以上目标。加快推进永昌高速、耈街至珠街三级公路、县城至翁堵三级公路以及13个光伏等项目建设,建成南菜北运冷链物流基地(二期)等项目。
在惠民生、办实事、防风险方面,昌宁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接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重点培优做强“昌宁茶工”劳务品牌。关心关爱“一老一小”,抓实高质量教育和卫生工作。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十大专项行动,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范正建介绍,昌宁是全国唯一注册认证的“千年茶乡”,茶园面积居全省第5位、全市第1位,有百年以上古茶树20余万株,共有4.95万户18.6万人涉茶种茶。2024年实现茶叶综合产值70.79亿元,带动涉茶农户户均增收32010元。2025年,昌宁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提质增效,以培育茶品牌、开拓茶市场、保护茶资源、建设茶文化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培育新增SC认证茶企5户以上,开发茶咖、茶药、茶酒等产品,推出古茶树认养活动——“我在昌宁有一棵古茶树”,不断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品牌,提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
范正建说,2025年,昌宁县将大力发展温泉康养旅居产业,打响“旅居云南·就想来昌宁”品牌。重点从强化项目带动、丰富业态供给、提升品牌效应三个方面发力。要盘活存量地产、景区等资源,围绕“江山叶泉城”资源,策划包装一批温泉康养旅居项目,推进黑温泉二期建设、鸡飞温泉景区提升改造。拓展“温泉+”模式,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以“温泉旅居”带动全域旅游。持续打造“昌宁邀您来+”主题营销品牌,举办“昌宁邀您来采茶”“暖冬·旅居”“康养·旅居”等旅游推介活动,擦亮“千年茶乡 田园城市”的名片。殷明祥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