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丝绸之路高黎贡山段的文化优势(众论)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南方丝绸之路以成都平原三星堆为起点,经五尺道和灵关道到达永昌道,之后出腾冲,至缅甸、印度乃至地中海流域。上万公里的行程,历经高山、峡谷、森林、沙漠等多种地理生态及城市、集镇、乡村等多种社会形态。而永昌道上的高黎贡山段,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完好留存着丰富的生态与文化资源,成为保山地区不可多得的珍贵宝藏。
这条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西南面向南亚进行贸易、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在永昌道既横穿了金沙江、澜沧江等几大水系,又翻越了大小凉山、高黎贡山等几大山脉,文化带也不断从中原文化向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及异域文化过渡。马帮在来往跋涉的过程中,使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以至于在古道中处于枢纽地位的古永昌的经济文化形态受到重大影响。
如今,古道虽被现代高速公路取代,但蹄印深深、苔藓累累的古道已成为独特的文化遗迹。仔细审视保山旅游资源中的有力品牌,古道文化无疑是最具自然亲和力且历史最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古道边的渡口、古镇、驿站、石刻以及非遗传承等诸多文化在保山旅游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文化成为与经济开放相辅相成的内驱力。可以说,西南若没有古代南方丝绸贸易之路,就没有今日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开发开放蓝本。
在生态优势方面,西南林业大学一位生态学教授说,高黎贡山的生物多样性,在整个西南山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位居前列。比如珍稀鸟类有白尾梢虹雉;珍稀植物有大树杜鹃;珍稀动物有白眉长臂猿、高黎贡羚牛、云猫、豹猫等。
除此之外,在文化优势方面,高黎贡山段还有抗战文化、观鸟文化、非遗传承等。
抗战文化。经过两年的隔江对峙,1944年5月至10月,滇西反攻战开始,高黎贡山作为反攻的主战场,留下了大量的抗战遗址。比如北斋公房的灰坡、马面关、冷水沟,南斋公房沿线以及红木树、烫习、大塘、象脖子等地都有很多碉堡、掩体、壕沟存留,特别是红木树的大榕树现在还弹痕累累,这些遗址是我们现在了解滇西战场、研究滇西抗战极好的实证。
观鸟文化。前面我们提到白尾梢虹雉,那是极高端的观鸟,也可以说是科研性质的观鸟,一般人难以见到。但百花岭早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观鸟胜地,现在当地村民几乎都依托观鸟产业发展经济。
非遗传承。明初移民大量南迁,将南方的农耕技术及文化习俗传到了当时偏僻闭塞的云南边地,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地方文化习俗的演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香童戏、皮影戏、佤族清戏、界头手工抄纸等。
少数民族文化。高黎贡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从东坡到西坡,沿线居住着傣、彝、苗、白、怒、傈僳、德昂等16个少数民族,在长久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他们的服饰、语言、歌舞、建筑、节日等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神秘性。比如百花岭傈僳族的四声部合唱,潞江镇芒颜村德昂族妇女尹香芳的水鼓舞及德昂民歌演唱,皆享誉全国。
南方丝绸之路高黎贡山段的文化优势,既是历史赋予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下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保护与传承这些文化,深入挖掘其价值,对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提升地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刁丽俊)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