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隆阳

白利斌的为民情(■我奋斗我幸福)

发布时间: 03-25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①:祝马社区居民春耕忙。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②:白利斌(左一)和社区人员为低保户包饺子。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③:清理河道。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④:白利斌向社区老人宣传防火知识。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⑤:甜柿丰收时。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碧娟 文/图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驻村两年间,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满怀热忱的俯下身来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撰写民情日记500余篇,每一篇日记都详细记录了居民的详细信息、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上不弃微末、履职尽责,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居民,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位于保山城南片搬迁区的祝马社区隶属于隆阳区青华街道,它地处城市蔓延的边际,是一片正处于蜕变之中的土地。这里,农田与高楼相邻,既残留着乡村的质朴与传统,又被城市发展的浪潮不断冲击,社区面临着居住分散、人心不齐、资源匮乏等诸多复杂难题。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6月,来自隆阳区文联的白利斌受组织委派,肩负重任,奔赴祝马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近两年的驻村工作中,他带领社区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发挥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绘就绿美乡村和谐图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祝马社区管辖的居民共计393户1173人,有2个居民小组;辖区内管辖的土地面积有600余亩,其中耕地总面积268亩,年人均收入约为10000元。社区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赖传统农业种植和部分居民外出务工收入。村集体收入微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此外,社区内有39户60人低保户,他们在收入稳定性、产业发展等方面需要持续关注和帮扶。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6月,白利斌刚到祝马社区,就被一条贯穿其中的河道“绊住了脚”。在青华街道海棠路北侧的易畴防洪河是自西向东流入保山的母亲河“东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映入白利斌眼帘的却是岸边杂草丛生、淤泥堆积、垃圾漂浮、水体浑浊暗淡,缓慢流淌的河水似在无声诉说着自己此刻的落寞。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白利斌站在河两岸望向远方,眉头紧锁,目光凝重而决绝——修复河道生态,打造绿美河道,刻不容缓。他即刻组织社区“两委”、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东河卫士”清河行动,与大家一同捡拾河岸边的白色垃圾,割除杂草。清理淤泥时,他毫不犹豫地跳到河中,挥锹铲泥,打捞水草,干到腰酸背痛也不曾停歇。并精心为绿美河道的建设出谋划策,提议将驻村工作经费用于“河岸绿化”项目,在岸边种下一排排清香木、桂花树,为昔日荒芜的河道披上绿美的新装。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为长期维护河道生态保护,严格执行“河长制”为绿美河道建设保驾护航,白利斌推动成立“东河卫士”环保志愿队,用实际行动从源头上保护母亲河,吸引周边居民自发参与巡河、护河。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祝马社区打造出社区生态建设名片。如今的东河两岸已是“岸美,水清”的河道,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帮助群众,当好民事纠纷“调解员”。在解决群众所需面前勇当“第一”,白利斌总是主动与居民沟通,想办法“借外力”调解居民土地租赁纠纷、农田种植影响、老人赡养等邻里纠纷问题10余次。居民李祖祥到社区反映,邻居田埂上种植的桉树影响到他家田里的次朗甜柿生长。白利斌第一时间到实地查看,多次到双方家中做思想工作,最终顺利砍伐桉树,消除了双方矛盾,当事人对社区认真对待、积极处理的态度交口称赞。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希望的田野上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深入群众,当好民意社情“调研员”。白利斌采取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的方式和居民面对面交流,详细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走访工作中,他持续关注居民生产生活状况和问题,认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子女教育等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认真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同时积极宣传新理论、新政策及防汛减灾、防诈、防骗、普法强基等各项工作,做好党的政策“传播者”“宣传员”。两年以来,白利斌撰写民情日记500余篇,每一篇日记都记录了居民的详细信息、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沿着田间小道,白利斌仔细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一边与随行的农户们交流。“这甜柿的品质是真好,圆润而饱满,表皮光滑细腻,色泽娇艳,口感又甜又脆,但为什么销路就是打不开呢?”他自言自语道,眉头紧锁。农户们面面相觑,有人叹气道:“是啊,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年都愁销路,价格也压得低,赚不了多少钱。”望着品质好、价格低了,销路单一的优质农产品,白利斌满心都是如何破局的思索。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须主动出击打响宣传战!于是,白利斌不辞辛苦四处奔走,拓宽销售渠道,带着样品奔波于周边的农贸市场、向水果批发商推介,用甜柿的美味和品质征服客户。同时,白利斌还积极联系当地报社、邀请有关媒体前来报道采风。一篇篇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闻稿件见诸报端,一段段丰收的短视频走进大众视野,媒体的力量为社区打开知名度。近两年,多家超市、批发商在果实未成熟之际,就主动抛来橄榄枝,提前来预定。随着销路渐通,社区恢复了生机活力,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装满甜柿和甜脆玉米驶向远方,农户们在田间忙碌,笑声回荡。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次郎甜柿’和‘鲜食甜脆玉米’是开启社区产业振兴之门的‘金钥匙’,我会在宣传推广之路上继续努力;接下来,我计划要带领农户紧跟时代潮流,引入电商平台,打开线上销路,给咱社区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金’名片。”白利斌说。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群众利益无小事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走进群众,当好民情走访“勤务员”。驻村以来,白利斌坚持每月入户走访,先后入户走访180余户700余名居民,重点关切保障社区高龄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问题。他每到一处,都认真记录下困难群众的情况和需求,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群众的困难,关注群众的精神状态。两年来,白利斌帮助5名困境儿童和大学生解决入学难问题;帮助2户低保人员顺利就业,解决部分生活难题。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群众利益无小事。清晨,街头巷尾,清扫声起,白利斌不时会带着热水、爱心早餐亲手送到辖区环卫工人手中,叮嘱他们防寒保暖。入户走访慰问这些弱势群体是他工作中的家常便饭,走进小区楼栋,每轻轻敲响一扇扇房门,他都会露出温暖的笑容,轻声说道:“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是驻村第一书记,来了解下咱家里的情况。”他还会抓住春节、儿童节、开学季、敬老节这些传统节点,带领社区党支部协调企业爱心人士、红十字会机构为社区困难群众“送衣物、送温暖”,为困境儿童送书包、文具,为高龄老人送红包、理发、打扫卫生、量血压、唠家常。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有一次入户,李大爷红着眼眶拉着白利斌的手说:“白书记,看着孩子眼巴巴地盼着上学,总是不能如愿,我心里难受呀!”李大爷的诉说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自信地告诉老人家:“李大爷,你曾孙想上幼儿园的事儿,你先别急。你放心吧!我们社区会想办法尽快为你们解决。”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雷厉风行的他说干就干,白利斌同社区干部几经波折,联系到小区就近的幼儿园,与园领导协商处理好小朋友入园难的事儿。9月开学第一天,李大爷的曾孙终于顺利入园,李大爷拉着他,热泪盈眶,几经哽咽着感谢,白利斌对老人说:“不用谢,这是咱自家的事儿。”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每次入户,白利斌从孩子的教育难题到家庭就业困难,或是化解邻里纠纷、缓和家庭矛盾,他都会无一遗漏,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给出中肯的建议,仿佛一位贴心的老友;从家长里短到社区未来的展望,他都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一个个厚厚的笔记本,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承载着居民的期盼,这些都为他后续的工作标明了方向。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每当乡亲们跟我唠唠家常,讲讲烦心事儿,我心里就感到很亲切:他们这是信任我,把我当自家人;既然是一家人,我就得尽全力去做,这样才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白利斌说。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谈起驻村工作,白利斌把辛苦都化成了一桩桩趣事分享了起来。在驻村的岁月里,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成了他的家常事,他以初心为笔,以实干为墨,绘就绿美河道生态画、勾勒希望田野金色景、描出关爱弱势暖心图,抒写为民服务新蓝图。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2-转曲-20.jpg

 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