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四个推动”绘就民生新篇章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2024年3月,昌宁县委社会工作部在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中组建运行,围绕职能职责勇于担当使命,敢于实践探索,扎实履职尽责,奋力书写昌宁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新篇章。
锚定航向,破题开局,推动昌宁社会工作行稳致远。抓实三基工作,制定执行县委社会工作部、“两新”工委2个工作职责导图,厘清社会工作部与35家县直单位、13个乡镇、4个行业党委以及社会组织的工作关系和职责边界,建立5类18个社会工作基础数据库,健全完善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志愿服务、“两新”工委等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成立“一中心两队”。加强校地合作共建,与东北大学、西南大学、保山学院在校地、院部建立合作关系,创新“一所高校聘请一名‘编外部长’,一年拟定一个重点事项清单、派出一批次专业队伍、开展一期人才培训、组织一次支部共建、实施一个具体共建项目,每年开展2次交流互访,每月定期举行一次线上情况通气”的“1521”工作机制。
接棒接力,夯基前行,推动新兴领域党建破冰破题。有序衔接“两新”党建机构改革职责,深入开展调研摸底,调整充实“两新”工委委员单位,制定执行“两新”工委工作规则、委员单位工作职责,健全完善“两新”工委运行机制。有效整合社会工作部、群团组织力量持续深化党建带群建工作,建立党组织43家,工会覆盖148家,妇联覆盖116家,团委覆盖45家。针对新就业群体存在“四季无休、三餐不定、两腿不停、休无定所”的情况,深入实施云岭先锋“新”家园建设行动,新建服务驿站1个,资源整合嵌入3个,巩固提升14个。
夯基固本,减负赋能,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纵深推进。全面推行“五组一联”工作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乡村振兴活力。漭水镇明华村、温泉镇里睦村通过聚“五组”合力实现人居环境大变样。在全县布局1970个“全科网格”,拓展布局7484个“全科微网格”。柯街镇华侨社区以“多网合一、一网统管”营造起了人人学法、户户懂法、家家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深入实施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县124个村(社区)累计清理外部挂牌349块、内部挂牌1153块,清理面向村(社区)干部政务应用程序8个、公众号2个、微信、QQ群476个,清理规范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16项。
聚焦需求,整合资源,推动志愿服务走“心”走实。以《昌宁县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为抓手,规范志愿者管理使用流程。目前,开展应急、急救、专业培训等赋能培训4期580余人次,实现系统内有1次以上服务时长的志愿者占比从7%提升至36%。实时收集群众个性化需求,2期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均采取服务对象“点单”+志愿者“选单”模式,形成“群众点单—政府派单—志愿接单”的服务闭环。建立“党委领导、社会工作部统筹、群团组织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架构,实现志愿服务阵地、人员、项目等资源跨领域联动。在田园镇新华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依托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及志愿者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远山·阳光”王和润老师引领志愿者到全县中小学校、各单位(部门)、村(社区)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辅导90余次,面对面个案干预累计服务100余人。胡家琴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