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小粒咖啡如何“破圈”出彩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丽江古城,沿着石板路边走边看。当地居民和沿途游客十分热情地向总书记问好:“能不能邀请您来喝杯咖啡?”总书记不时停下脚步同大家亲切交流:“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
近年来,云南咖啡,尤其是保山小粒咖啡逐渐从滇西深山走向国际舞台,正以“精品化+产业化”双轮驱动,书写中国咖啡产业的“破圈”样本。2024年,保山咖啡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精品率从40%跃升至70%,精深加工率达85%,多项数据连续3年领跑全省。
这杯“云南味道”如何打破传统边界,实现从田间到全球的跃升?答案藏在科技赋能、全链升级与业态融合的创新实践中。
科技破局,从“靠天吃饭”到“种出精品”——
保山咖啡的“精品基因”源于品种创新与科学种植。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联合本土企业,成功选育铁毕卡、波邦、瑰夏等40余个优质品种,云南立春公司成功选育咖啡组培苗,有效保障了咖啡品种多样化发展。
保山佐园咖啡庄园种植的“保山瑰夏”在去年的保山精品咖啡庄园生豆赛中以89.175分杯测评分及3800元每公斤的竞拍价格刷新中国咖啡2项纪录。目前,云南省80%的瑰夏种苗繁育及栽种技术来自佐园咖啡,为精品咖啡种植拓宽了道路。
保山潞山云数公司通过“香蕉+咖啡+畜草+中华蜂”立体复合种植养殖,水肥精准管理、无人机运输等管理提速增效,开启了“小粒咖啡复合种植”“农业机械化管理”新途径。2024年至2025年产季,公司精品咖啡产量达120吨,总产值有望突破600万元。
加工革命,从“初加工”到“全链条”——
保山咖啡加工企业达81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一条覆盖种植、加工、机械、文旅的“长产业链”已成型。引入瑞幸公司在保山投资建设了全国第一个趋“0”水洗果加工厂,为全省咖啡初加工树立了标杆;一树咖啡的悬空式分拣生产线日处理生豆150吨,年产能5万吨,居亚洲前列。
保山精品咖啡产业园的集聚效应更推动了产业升级。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5家,2024年工业产值达5.5亿元,线上日均订单超1.5万单。景兰咖啡凭借“15天推一款新品”的研发速度,在全国开设了700多个代理店,成为全国最大咖啡代加工企业,日产咖啡粉超1000万条,供应200多个品牌。咖蒙入园后年产烘焙豆从入园前的120余吨提升到1000余吨、挂耳咖啡产量从20万片增加到2700万片,销售额增长了5倍,实现小作坊变“智造”车间,效率与品质双提升。
销售突围,从“线下叫卖”到“全网爆款”——
电商与直播成为保山咖啡“出圈”的关键引擎。“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名单,中咖连续5年蝉联天猫单品销冠,年销售额从10年前的350万元上升到2.68亿元,成为全国唯一咖啡类电商示范企业;抖音、快手销售排名前10的黑咖啡中有6款是景兰生产。
线下体验同步升级。保山围绕“咖啡庄园化、庄园景区化、景区特色化”的思路,让保山小粒咖啡庄园成为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新标杆,全市建成咖啡庄园22个、其中6个入选省级精品咖啡庄园,注册咖啡馆174个。2024年咖啡庄园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22.49%。
业态融合,从“单一产业”到“多维生态”——
保山咖啡的“破圈”更在于打破产业边界。咖啡产业从“种植—加工—销售”的单一短链发展,扩展为“种植—加工—销售—机械—培训—文旅”等多链长链并存发展的新态势。希音咖啡培训学校累计输送800余名专业人才;荣远科技研发的咖啡机节省设备成本50%;“咖啡直播基地”培养电商主播超400人,日均直播带货订单破万。
文化赋能亦成亮点。“有你必咖”系列活动全网曝光超亿次,“中共一大”联名文创让咖啡变身文化载体。咖啡杯测、冲煮等10余项赛事活动,全方位展示了保山小粒咖啡的品质魅力。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推动保山与东帝汶、新加坡等11国合作,拓展了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新版图。2024年,保山咖啡出口量达2453吨、出口额达5744万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咖啡品质与安全)日前在保山启动建设,保山将借力政策与科技,推动“保山标准”走向世界。这杯从滇西沃土孕育的咖啡,正以品质与创新,冲泡出中国咖啡产业的“破圈”新味。(本报记者 李洪才)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