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要闻

杨善洲的家风传承(保山名人故事)

发布时间: 03-31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善洲与母亲。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全家福。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祖孙三代。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 杨江勇 文/图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善洲常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不图名,不图利,图的是老百姓说没白给我公粮吃。”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心里,共产党员就应该把人民放在首位。他手中握着权力,可这权力在他看来,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百姓谋福利,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有一次,家里的孩子想搭他的公车,却被他坚决拒绝。他说:“购买车子是办公用的,不是接送家属子女的。不在领导干部岗位了,原则仍要坚持。”他就是这样,时刻坚守原则,哪怕面对自己的家人,也绝不搞特殊化。他还说:“大家都穷,我一个地委书记能富得起来吗?”在他的观念里,共产党员拿着工资为人民服务,就不能再想着去捞好处。这种廉洁奉公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家人的心中。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善洲工作时,始终坚持求实的作风。他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要凑数字,要实事求是跟老百姓算账,要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富裕。”担任地委领导期间,家乡的乡亲多次找到他,希望他能为家乡办点事。他心里明白,自己身为保山地区的书记,不能只偏袒自己的家乡,但对家乡的养育之恩又心怀感激。于是,他承诺退休后一定为家乡办实事。后来,他真的践行了自己的诺言,退休后回到家乡种树,用行动兑现了对乡亲们的承诺。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国家发给我工资,我怎么能够只想到我的一家人呢?”杨善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说:“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我们就应该一天也不安宁!”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始终坚守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善洲不仅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父母更是孝顺有加。他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工作再忙,也不忘关心家人。记得1989年的一天,他回家看望母亲,准备返回林场时,发现母亲走路摇摇晃晃。他立刻放下行装,扶母亲坐下,马上去找医生。晚上,他在母亲屋内搭了张小床,整夜守在母亲身边,陪她说话,给她端药递水,一步都没有离开。就这样,一直守了9天,直到母亲安详地在他怀里离去。那一刻,杨善洲紧紧抱着母亲,放声大哭:“妈!不是儿子不孝,只是儿子是党的人……”这是家人唯一一次看到杨善洲流泪,他在忠于党的事业的同时,也尽到了对父母的孝道,做到了忠孝两全。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善洲和妻子的感情也令人动容。他的妻子是个典型的乡村妇女,不识字,但他们相濡以沫,几十年不离不弃。他们虽然聚少离多,但感情深厚。妻子生病住院,杨善洲每次都会从大亮山赶下来,守在她身边。1996年,妻子因胆结石住院16天,2005年因肺气肿住院13天,这期间,杨善洲每天早上都会买好早点,端到妻子床前,还会在妻子睡着后,轻轻地给她扯扯被角,妻子起身时,又会在她身后垫个枕头。他一守就是一整天,家人怎么劝都没用。可杨善洲自己生病时,却不让妻子去看他、陪他。最后一次生病住院,妻子去看他,他还说:“你怎么来了?你晕车,以后别来了,我不会有事的。”妻子在医院守了他三天,这三天里,杨善洲强忍病痛折磨不出声,就怕妻子担心。他们之间这种真挚的感情,是一家人宝贵的财富。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教育子女方面,杨善洲向来是严管厚爱。“不允许以我的名义办私事,不允许搞特殊,不允许占公家便宜,做任何工作都要公私分明。做事要勤、做人要忠,不管干什么首先都要为别人想想。”这些话,成了全家的家训。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大女儿杨惠菊结婚时,杨善洲在外地工作,只寄回了30元钱,并嘱咐妻子不准请客,不准收礼。寨邻亲戚你几毛、我一元地凑了45元,才勉强帮大女儿把婚事办了。二女儿结婚时,杨善洲同样没有给一分钱。过了一年多,二女儿有了孩子,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天,杨善洲突然出现,看到装外孙尿布的纸箱,当即掏出100元钱,让二女儿拿去找木匠做个箱柜,把孩子的东西装好。这小小的举动,饱含着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1993年,三女儿结婚时,杨善洲依然叮嘱婚礼要从简,少请几桌,还给了1000元钱。婚礼那天,他穿着干净的蓝色中山装,静静地坐在角落里,虽然没有谈笑风生,但脸上绽开的笑容,让女儿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善洲对公车私用的问题,更是绝不姑息。1986年的寒假,秘书告诉他的三女儿“老三”,可以搭便车回老家。“老三”可高兴了,早早坐在车上等着。结果杨善洲看到后,把她牵下车,说:“这是公车,是爸爸去办公事才能坐的,你坐不合适,还是买车票回去吧。”然后还牵着她走到客运站,给她买了车票,送上车。又提前到施甸把车票买好等着,等客车到了,再把“老三”接下来,送上开往姚关的客车,自己才前往乡下。1994年,“老三”杨惠琴即将分娩,家属跟杨善洲说,能不能请林场的车子去接一下杨惠琴母亲,杨善洲同意了。可把杨惠琴母亲接来后,他却掏出376元交给驾驶员,说是跑这趟车的油费、过路费,让他拿回去交给财务人员。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善洲做事始终坚持原则,对谁都不例外。他的孙子杨福李跟着爷爷上了山,还和林场签下了承包茶地5年的合同。可干了3年,他想出去打工,就想违约。按照合同规定,违约得交300元罚款。杨福李当时拿不出钱,杨善洲知道后,对他说:“既然不干了,就要按照合同规定交罚款,如果你暂时没钱,先给林场打个欠条,我用工资给你垫,等你有钱了再还给我。”杨福李一听爷爷不肯通融,赌气借钱交了罚款。后来,他也明白了爷爷的良苦用心。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退休后,杨善洲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回到大亮山种树。他婉言谢绝了到昆明安家休养的优厚待遇,说服了希望他回家团聚的家人,毅然踏上了种树之路。买树苗资金不足,他就经常提个口袋下山捡果核。每年端阳花街,他还发动全场职工一起捡果核。有人说他一个地委书记在大街上捡果核不光彩,他却笑着说:“我这么弯弯腰,林场就有苗育了。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善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19.jpg

 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aaa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