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要闻

天堂山寻花(旅居云南 好在保山)

发布时间: 03-31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天堂山杜鹃林。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木莲花。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张燕燕/文 毕丽媛/图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姐姐是一个爱花之人,喜欢到处去寻花看花,她发的每一个朋友圈都是她的一次寻花之旅:回云县哨街看红彤彤的木棉花、看摇曳多姿的黄花风铃木、到临沧博尚去看黄灿灿的油菜花、到凤庆安石看开得绚烂多姿的山茶花……三八节那天,我加入了她的寻花之旅——到昌宁天堂山看马缨花。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们跟随导航出发,手机导航显示凤庆到昌宁万亩杜鹃林有115公里,需要2个半小时到达。我在平稳的高速路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我醒来,姐姐才说我们已过柯街。进入了村庄,路越走越不平整,也越来越窄,导航总是在提示说“请在道路尽头右转”,在无数次右转之后,我们仍然离目的地还有40多公里,我一看时间,已经走了3个小时了,很显然我们走错路了,但是当我们兜兜转转走上弯弯绕绕的山路时,我们便已无退路。在持续爬升的山路上,我们看到了一辆车牌为“苏A”的白色大众,开车的白衣女子将车停在岔路中央,我和姐姐猜测她也是和我们一样走错路的游客,我们的目的地应该是一致的:“天堂山万亩杜鹃林”,一问,确实如此,她在跟随导航里无数个“还有2公里抵达”的提示后彻底迷糊了,看来导航对云南山间的羊肠小道山路已经完全没有辨识能力,我们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遇到一个路人,现在,朝左还是向右全靠我们自己。于是习惯性地向左走,她们的车子也尾随而来,但十多公里之后,我们意识到走错了,杜鹃花林应该在山顶,而此刻我们在下山,我们艰难地调转车头回去,我伸出头告诉尾随的“苏A”需要调头回去,走右边的岔道试试,她因为不熟悉云南的陡峭的山路,又觉天色已晚怕再次走错下山不安全而放弃了寻找,她决定顺着这条路下山回柯街温泉去了。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们调转车头,朝“熊出没”的标志牌方向驶去,只行进了十余公里,就见路旁依次停满了车子,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传来了音乐声,我和姐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昌宁万亩杜鹃林。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下车,抬头望向左边的山坡,一株高大的杜鹃花友好地矗立在那里,用头顶红艳艳的花朵欢迎着我们。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爬上山坡,整个山坡都被这些10余米高的杜鹃花树覆盖,它们成片地生长,枝枝相连,冠冠相依,纵使午间阳光直射炎热多汗,只要走入林中便密不透光,天然的伞冠已经为我们遮挡了烈日炎炎的阳光,我和姐姐从容地走进杜鹃林中拍照,作为办公室囚徒的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这么粗壮的树干——需要一人、多人牵手才能环抱一周,这些沉淀着岁月痕迹的杜鹃树布满了灰白色的树皮苔藓和灰绿色的树胡须,空气越好树胡须长得越长,在高山无污染的地方生长得越好,所以它是可以监测空气的植物。柔软的树胡须与坚硬的树皮对比,实在是相得益彰。树胡须和树皮上的苔藓类植物是否可以食用,是否与街天山民们售卖的树花如出一辙,我不曾深究。云南的高山多茂林,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树有多高的美名,古树成林便不足为奇。不过,我还是被整个山坡密布的古树杜鹃震撼了。这崎岖山路的尽头,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竟然藏着这样一个秘境——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林,如此珍贵如此稀有。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作为自生自灭的野生树林,它们不知经受了多少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才能长成如今的参天大树,它们也曾经是种子是树苗,杜鹃花的种子比芝麻还小,它们在雷鸣中战战兢兢,在暴雨里相互激励,一次暴雨一次泥石流一道闪电都可能让弱小的花苗死无葬身之地,那些历经风雨存活下来的必然是坚韧的、坚强的、独一无二的。我常常会在坚持写作的道路上走走停停,有过懈怠有过迷茫想过放弃,但是看到这片历经风霜的杜鹃花林时,我想:如果梦想有形状,那一定是一步一步坚持的脚印。种子的梦想是生根发芽,杜鹃的梦想是长成大树,结蕾爆花,而我的梦想是一个年少时就梦寐以求的文学梦,而今,一步一个脚印,我也正在努力前行。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这里的杜鹃花清一色火红,不过,它们不是我们平时家中栽培的植株小巧的杜鹃花,而是树干高大的马缨杜鹃,民间俗称马缨花。马缨花隶属杜鹃花科,花簇生于枝顶,花冠硕大而美丽。杜鹃花缘起于中国,古诗词中便已有杜鹃花的身影:“杜鹃花里杜鹃啼,浅紫深红更傍溪”“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中国也是野生杜鹃花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全球60%以上的野生杜鹃花原生种。全球已知野生杜鹃花927种,中国独占了602种。天堂山杜鹃林、漾濞的苍山西坡马缨花原生林……它们皆是遗落山野的原生精灵。我们今天上山的路颇为崎岖,到达山顶后的几个小时里,手机根本没有信号,我想,在山花还未烂漫的季节,这里应该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牛、羊和放牧它们的人儿才有缘见到第一朵杜鹃花爆蕾、绽放,然后迎接熙熙攘攘的赏花人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杜鹃花海。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护林员告诉我们:“昌宁县天堂国有林场林区总面积8.3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8%,除了大树杜鹃,还有树衣、桫椤、木莲、苏铁等197科806属1920种珍稀植物在这儿生长。每年马缨花、木莲花盛开的季节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下山的时候,我们决定在岔路口等着路人问一条正确的下山路径,因为这里不仅有杜鹃花还有高大的木莲花。道路的选择何其重要。上山,我们选择相信导航,可惜高科技也有不接地气的时候,毕竟它们未曾下沉山间也不熟悉山路,才让我们在山的另一面兜兜转转,下山,我们选择相信日日生活在这里的放牧者,也许他们不识字不会用智能手机,但是他们日日呼吸着天堂山的寒冷空气,感受着这里的阳光雨露,他们见过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走过山林的每一条山路,他们熟悉山间的地形,能为我们指一条最合时宜的下山路径。人的认知就是这么奇妙,我们需要高科技,但却不能完全依靠它们,毕竟它们无法感知我们迷路时的焦灼与灰心丧气。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朝着木莲花和大风车的方向下山,果然,这是正确的上山、下山道路,随着海拔高度不同,路两旁的马缨杜鹃花色从深粉到浅粉、白色不断淡化,紧接着,紫色的木莲花映入眼帘,摇曳的紫色木莲像极了县城绿化带里的玉兰花。俯视,仰望:20余米高的木莲花从路旁深不见底的深沟山涧中直插云霄,树干通直高大,枝叶浓密,花朵硕大,那一树开得热闹浓烈的木莲花璀璨纷繁,在蓝天碧空的映衬下格外夺目,一朵一朵似高洁的莲花绽放在枝头、在空中。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国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也有木莲花的记载:“南山如屏,高穹如面墙。其上多木莲,树极高大,花开如莲。有黄白蓝紫诸色,瓣凡二十片,每二月则未叶先花,三月则花落而叶生矣。”木莲花学名滇藏木兰,是第四纪幸存下来的古老植物,是我国境内目前所发现的最为珍奇的第四纪冰期花卉之一,素有“植物活化石”的美称。“在天堂山的8万多亩原始丛林中,大约有1000多株古老的木莲花树,这些古树多以单株或三五株连片小群落的方式分布在海拔2500米到2800米的亮洞、大炉河等处的山头、坡谷、沟箐的林区里。”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路赏花下山,导航里传来温柔的女声:“今天走完了所有的弯路,以后的人生尽是坦途。”我和姐姐说,一切好像已在冥冥之中注定。因为在马缨杜鹃林我们与“苏A”再次相遇,她说:“她不甘心,所以又调头沿着我们的路找到了杜鹃花林,并由衷地赞叹:真心是美。”如果我们不走错路,今天的“苏A”也许会迷失在云南弯弯曲曲的山路中,我们的出现,对她们来说,不只是引路人,也是此后经年她们回想云南时的一段温暖的记忆——云南不仅风景好,当地人也很热情友好。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19.jpg

 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sss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