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四员”队伍提升电影服务温度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昌宁县严格落实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积极探索“四员”队伍工作法,不断整合资源、集聚力量,把电影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
当好制度机制“指导员”。昌宁县按照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服务目标,实行一季一选片、一月一预告,把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政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将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广场、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固定放映点,通过微信、海报、短视频等形式扩大活动宣传,确保月月有放映、周周有活动,年内完成1620场次电影放映。
当好政策传达“宣传员”。昌宁县搭建“电影+宣传”的观影服务平台,发挥农村电影“一人多用、一场多能、一次多效”宣传效能,丰富群众茶余饭后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与各部门协同联动,利用“电影+”的模式,开展国家安全、移风易俗、良好婚礼观等政策宣传,推进“文化惠民+普法利民”双重结合,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平台打造成“行走的普法驿站”。
当好安全生产“自检员”。昌宁县凝聚共治共管力量,强化与放映片区乡镇相互联动,在一线面对面交流,抓好安全生产责任,与公安、应急、林业、消防等部门联动,宣传好安全知识。放映员李思灵在放电影的同时,兼任家乡“护林员”。森林防火期,他白天行走在绿水青山间,夜晚播放森林防火科教片。野生菌上市期间,放映员及时普及食用野生菌注意事项、疾病预防等知识,以电影放映的形式,将最急需、最实用的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当好露天电影“放映员”。昌宁县坚持以“电影+打歌”的方式,强化观影受众率。部分乡镇创新开展“一周一电影”活动,每周五,卡斯镇融乐广场的露天电影准时放映,电影放映结束后,广场并不会变得冷清,而是随着打歌音乐响起,大家围成一圈,手牵手打起歌来,“观影+打歌”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一种生活方式。[李晓涛]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