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保山:“志愿红”铺展温暖底色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近年来,在保山城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捕捉到那一抹鲜艳的“志愿红”。他们身着红马甲,在城市的十字路口疏导交通,在小区与公园捡拾散落的垃圾,或是走进社区和乡村,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普及法律知识、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同样是这抹“志愿红”,在腾冲科学家论坛、腾马、市运会、端阳花市等大型活动和赛事现场,活跃在交通引导、秩序维护、场地清理、咨询服务等各个环节……
一次次贴心的服务,一场场走心的实践,共同勾勒出保山温暖和谐的美好图景。
2024年,保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锚定全市发展大局,将党建引领与服务群众作为工作核心,积极引导全市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从日常生活的点滴难题到精神文化的充实滋养,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温暖的志愿篇章。
党建引领 织密志愿联动网
志愿服务广泛涉及多领域多组织,为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服务效率,保山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45家单位,共同搭建保山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并配套建立会议、联络员、工作推进和定期调度4项工作制度。通过“党建+志愿服务”模式,以党组织为核心,打破部门与组织间的壁垒,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强大合力,推动志愿服务从各自为战迈向协同共进。
昌宁县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时收集群众个性化需求,形成“群众点单—政府派单—志愿接单”的完整服务闭环,将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构建起“服务需求—资源匹配—价值转化”的可持续模式,大大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质量与效果。
龙陵县吸纳“两新”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选拔“两新”党员兼任网格员,参与社区协商议事与网格管理。同时,组建青创协会、雨城义警、先锋骑手等志愿服务队,投身平安创建、文明宣传和群众服务等工作。
在“党建+志愿服务”的引领下,从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到培训、服务,保山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助力基层治理为着力点,强化对志愿者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打造健全高效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服务内容,让党旗在志愿服务一线高高飘扬,带动更多群众投身志愿事业,引领文明新风尚。
多元聚力 壮大志愿生力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这就需要打造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过去一年,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和组织作为工作重点,深度挖掘社会资源,在全市广泛发展党员、新就业群体、社工、应急、银龄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服务内容覆盖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一老一小”关爱、科普知识普及、交通运输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腾冲打出“党建+志愿”“行业+志愿”“高校+志愿”组合拳,不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群团组织、学校纷纷成立志愿服务队,还推动文旅、司法、公安、交通等行业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并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校、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壮大了志愿服务力量,凝聚起强大合力。
施甸县以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打造地域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吸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的党员干部职工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县已有489支志愿服务队伍共49974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040个。
从“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数据来看,保山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446875人,较以往大幅增长,注册志愿服务组织数量持续增加,志愿服务活跃度不断攀升。2024年,全市志愿者总服务时长约758.6万小时,相比2023年增长254万小时,增长率达34%;完成志愿服务项目42439个,较2023年增长11427个,增长率为36%。
品牌赋能 绘出志愿新图景
2024年7月,“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保山市第一届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成功举办,3562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走进880个村(社区),为25635名儿童提供服务,服务时长超11.8万小时,参与人数创全市之最。2025年2月,第二届活动乘势而来,3102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深入763个村(社区),为16430名儿童带来多元化志愿服务,成为保山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培育的生动实践。
“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品牌的创建,不仅提升了活动影响力,还带动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
2024年12月5日,以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我市以“续写誓词碑精神 我们都是收信人”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各类资源,5县(市、区)组织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队伍走进学校、村寨、集市,开展法制、科普、反诈宣传,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健康义诊、应急救援知识普及等服务。理论宣讲志愿者则走街串巷、深入田间,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调解志愿者挨家走访,倾听居民诉求、化解矛盾;爱心帮扶志愿者聚焦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打扫房间、检查身体、陪伴聊天等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共有40309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使志愿者本年的活跃度从5%(2.4万人)提升至37%以上(16.7万人)。
正如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所说:“品牌化的志愿服务,能够激发大家争当志愿者的热情,把更多有志于此的人聚集到一起,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开创开放、共享、互助的社会工作新格局。”
如今,放眼保山,从关注“一老一小”、投身环境整治、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化志愿服务,到围绕节假日、大型活动开展的临时性志愿服务,无处不在的“志愿红”铺展出保山温暖的底色。本报记者 王曼华 李 智 通讯员 白 璐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