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景点

清河茶山探春行

发布时间: 04-21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茶山漂流。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新芬/文 高登泽/图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足踏黄土,缓慢地走在蒲川乡清河茶山中,耳边传来采茶女悠扬的山歌,这句唐代陆羽的《茶经》里写过的话便也出现在脑子里。年轻时,便来过这茶山,此去经年,山还是那座山,阳光缕缕,我打着一把蔚蓝色的伞,踏土而行,望见山,望见茶,听见歌声,清风卷着茶叶的香气纷飞,我的目光,沉淀在岁月的末端,忽然就想对清河多一些了解。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轻风中听清河村的支书赵仁升介绍清河村的情况,他说,清河村茶园已有50余年的历史,在蒲川茶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示范引领作用。1974年,清河村党组织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许顺连老支书的带领下,时任的村组干部和群众群策群力,20个村民小组以“东山拼山、西山出田”、投工投劳等方式入股,建成占地250余亩的集茶园、茶厂为一体的清河综合厂,成为腾冲较早的股份经济合作模式。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清河综合厂建立于1990年,当地村组织与腾冲清凉山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合作的关系,迄今已经合作了35年,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0余万元,并实现了年年入股分红。在清凉山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和村党总支的共同努力下,村委会以项目入股,建成了集清凉山茶企业文化展示、茶产品展销、茶研学体验、茶山民宿、茶叶直播为一体的清凉山茶体验馆,该馆的建成每年为村集体创收3.5万元。多个项目齐上,托举了清河村的富庶。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春天的正午,茶梢追着风絮语。清河村的阳光中,总浮着几缕清甜的茶香,摘一片明前嫩叶噙在口里,茶先是发苦再回甘,像是故人遗落的信笺,在岁月里悄然发酵,这先苦后甜的感觉,极像清河茶农的生活。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茶山不语,却替辛勤付出的茶农记着光阴。1974年,村里人用扁担挑着箩筐上山,硬是在乱石堆里辟出200亩茶园。许顺连老支书拄着锄头站在山头,指挥着村民像蚂蚁搬山般劳作,这“千耦其耘”的景象,这满山挥汗如雨的乡亲,不正是《周颂》里最鲜活的注脚?后来茶园成了股份田,20个村民小组的群众捧着分红簿子,捧着这“活着的契约”,内心深处充满了欣喜。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35年弹指间,如今,茶厂内制茶、茶叶包装、茶展销有序进行,快递员在熟练地打包着已经网售的茶叶,密密麻麻的盒子堆成了小山。当年挑灯夜战的茶农,如今领着孙辈在体验馆里揉青炒青,或在老九区农耕博物馆闲逛,抚摸一下这些年轻时候使用过的农具。玻璃漂流道从山腰蜿蜒而下,孩子们的笑声惊起一群白鹭,叫人想起苏轼那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最让人唏嘘的是老茶厂改造的民宿,木梁上还留着1975年的墨线,游客们枕着茶香入梦时,可曾听见梁间呢喃的往事?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采茶季的晨露未晞,茶垄间已有人声。采茶人挎着竹篓走向茶山,争取把最好的明前茶采下来,这些人中不乏学生。在茶乡蒲川,采茶旺季流传着“头一天是宝,隔夜是草”的说法,不仅茶农争分夺秒地抢收,学生勤工俭学、政府单位采茶助企的优良传统已成为无数人的美好记忆。当年苦干过的老人们常坐在老茶树下剥青豆,看茶商们捧着斗茶赛的金奖杯走过,杯身映着茶山叠翠,恍惚间竟像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这奖杯,何尝不是发给自己年轻时候的辛劳奖?当年印公期盼的“一户千株茶,户户衣食丰”的愿景终是应验,化作了满山摇曳的金叶子。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暮色四合时,茶山笼在淡紫色的雾里。慕名而来的游客很是喜欢清河,青砖白瓦,茶树依恋着庄稼,一段篱笆,几棚瓜架,几处牵牛花。这些无不是久居大城市之人的喜爱。舀起一瓢山泉煮茶,茶烟袅袅,壶中茶汤三沸,恰似人生百味,初尝是苦,细品却回甘绵长——原来茶山的恩典,早将生计与情思都酿成了隽永的诗行。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46.jpg

 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