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网络主流价值 】法治“早餐”安民心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4月的清晨,施甸县的四大山还笼罩在薄雾中,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却已热闹起来。村民们搬着小板凳,早早聚集在活动广场,等待一场特殊的“早餐”——施甸县人民法院普法小分队带来的法治宣讲。
近年来,易地搬迁安置点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施甸县人民法院在化解纠纷的同时,主动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村寨。考虑到村民春种农忙、早出晚归的特点,普法小分队特意调整时间,赶在村民下地前送法上门。16日清晨7点,大地村安置点的70余名群众围坐在一起,聆听法官的讲解。
何法官从“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理念入手,用通俗的语言教大家如何防范电信诈骗、依法维权;杨法官则通过鲜活的案例,讲解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义务,传递尊老爱幼、忠贞友爱的价值观。村民们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讨论,法治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心田。
次日清晨,普法小分队来到木老元村。村口炊烟袅袅,部分村民已出门劳作,法官们便循着炊烟走进一户农家。火塘旁,10多名老乡正在喝茶聊天,法官趁机加入其中,闲谈间穿插法律知识:“外出务工要签合同”“结婚要依法登记”……不一会儿,闻讯赶来的村民挤满了小院。法官们索性将“课堂”搬到院场,用乡音乡语讲解法律,从家风家教谈到邻里相处。
施甸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持续深化“巡回普法+定点服务”模式,立足群众需求和当地客观实际,通过量身定制的普法服务弥补山区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短板,让搬迁群众既能在新家园“安身”,更能用法律武器“安心”。施 法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