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施甸

施甸:56名乡村助老员的坚守与绽放

发布时间: 05-12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①:小小志愿者。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②:理发。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③:剪指甲。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④:聊天。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⑤:测量血压。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⑥:日照善洲故里。瞿柯南 摄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本报记者 字相禹 赵丽苹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16年5月,施甸县民政局与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合作,在11个乡镇、56个村(社区)开展针对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乡村助老员支持计划”公益项目。截至2024年12月,该项目共培育出56名乡村助老员,累计为2341户3447人开展助农、理发、代购、谈心等暖心服务超过20余万次。但随着公益项目的结项,承接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公益之火的本地组织——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在追光公益的路上,由于缺少项目支撑,美丽的公益愿景,似乎可望而不可及。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4月30日,在施甸县甸阳镇幸福社区背后的闲置土地上,32岁的乡村助老员段金宏冒着细雨,正忙着帮68岁的留守老人高明军清除没过脚踝的杂草。段金宏原是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在册的乡村助老员,在项目结项后,热心公益的她便加入到新注册的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希望继续为老人开展公益服务。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但由于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一直没有接到合适的公益项目,2024年底,段金宏便从老麦乡来到施甸县城务工,这期间,喜欢帮助老人的她便找到了熟悉的高明军,开始主动上门服务。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高明军说:“小段起初主动上门打扫卫生,后来又帮我在小区后面的闲置土地上种了包谷,这姑娘算着日期,杂草长高又来了!”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公益的力量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农村留守妇女缘何热心公益?追问之余的答案令人欣喜:在施甸县,像段金宏一样,绽放在公益路上的女人花,有56人。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既让农村留守妇女实现价值、找到自信,又让山区老人有了贴心的“好亲戚”,这场双向奔赴带来的幸福碰撞,却源于一颗外来的公益火种。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17年11月,30岁的农村留守妇女杨建媛,在施甸县甸阳镇蒋家寨村委会的大门口徘徊了好久,她反复看着招聘单上会使用智能手机、电脑、会骑摩托车的招聘条件后,因不会使用电脑,迟迟不敢进去。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村里,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乡村助老员支持计划”正在招聘乡村助老员。该计划以“乡村助老员+社区公益志愿者+社会组织”的方式,期望在施甸56个村(社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互助的养老之路。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能学会。”想在留守中实现更多价值的杨建媛向招聘人员保证。最终,她如愿成了本村的乡村助老员。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每月有1850元补贴,需要负责村上30户留守老人的探望与照看,杨建媛觉得,与之前和丈夫在工地打工的收入相比,补贴虽然少,但作为留守妇女的她,既可以照看家里的孩子和老人,也能在投身公益中,为村里不同境遇的老人送去温暖。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但一开始入户,因老人们有很强的防备心,杨建媛的公益路并不顺利。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杨建媛有时间就去老人家里陪他们聊天、打理家务、一起下地干活、陪老人去看病……慢慢地,老人们对她敞开了心扉,常常打电话给杨建媛,盼着她再来。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18年,在服务中表现出色的杨建媛被选任为同辈督导员,开始协助长益基金会开设新的项目点。在走访了甸阳镇百分之七十的村子后,杨建媛的脑海里始终闪现着老人们渴望被关怀的眼神。于是,她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规划:用行动继续温暖那些未曾谋面的老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公益人,培育出更多公益的种子。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杨建媛开始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基金会活动方案设计、财务报销等工作,自己成长的同时,还带出了新加入到公益队伍里的30名农村留守妇女,成了本村的助老员。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今年45岁的李兴保,是杨建媛一手带出来的乡村助老员。2019年,在和杨建媛学习了助老员所需的服务技能、表格制作、邮件收发、痕迹管理后,她回到老麦乡红古村,开始为30户45位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开展公益服务。第一次到68岁的孤寡老人李深林家探望,李兴保得知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台电视机来打发农忙之余的寂寥。于是,她便向项目组申请了经费,很快就为李深林购买了可视化播放机以及太阳能照明灯,不仅帮老人圆了“梦”,也为乡村助老员赢得了真情服务的好口碑。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公益的力量是看得见的。”杨建媛说,每天,她都会收到很多条助老员在上门服务中发生的温暖实例,如果把这些发光的瞬间拼凑起来,就是一团火,它定能照亮这条双向奔赴的公益路。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美丽的疼痛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但美丽有时也会伴随着疼痛。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1年12月,由于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公益项目面临结项,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公益火种,杨建媛在施甸县民政局的指导支持下,注册成立了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租下县城摩苍路临街一间铺面作为办公场地的她,成了新公益队伍的掌舵人。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那时开始,因担心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乡村助老员会在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项目结项后退出公益队伍,杨建媛每天都在为寻找合适的续接项目而发愁。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既然是公益服务,愁从何来”?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记者了解到,早在项目开始前,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就把培育本土公益负责人、志愿者,及营造浓厚公益氛围作为项目结项后公益服务可持续的重点来抓,多年来,通过“乡村助老员支持计划”的稳步实施,为孵化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这个本土公益机构奠定了基础。从2021年的逐步减少服务点,到2024年12月“乡村助老员支持计划”完全结项,有着美丽公益梦的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就成了56名乡村助老员的“婆家”,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重点只为这个新生的社会组织在运营机构管理、公益项目申请方面进行指导,暂没有资金补贴。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也就是说,原先56个乡村助老员如要继续享有补贴,除非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再引入新的公益项目,或是承接到地方民政局其他适合的服务,如若没有,乡村助老员在开展服务时,就没有任何服务补贴。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建媛告诉记者,2021年11月,自己注册施甸县益苗公益事业服务中心时,3万元注册资金是当地两个做企业的老板捐助的,他们和自己一样,也想让这颗公益的种子在施甸生根发芽,惠及更多山区老人。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但现实还是狠狠刺疼了杨建媛,作为新生的公益机构,尚无造血功能,杨建媛的团队,在2024年12月“乡村助老员支持计划”结项后,就再没开展过统一的公益活动。杨建媛说,因自身接触范围有限,机构成立至今,她只为5名助老员承接过一次当地民政部门的居家养老项目,如没有外来爱心人士的资金支持,她担心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56名乡村助老员,会因为各种原因,逐步流失。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对于杨建媛面临的困局,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她,“乡村助老员支持计划”在施甸并没有结束,只是暂且告一段落,等有新项目后,会邀请杨建媛的机构来代为执行。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施甸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余全告诉记者,因受制于资金等各种因素,目前政府能提供的支持不多,但只要有适合的项目,会优先考虑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来承接,因为她们是一支有执行力,受群众欢迎的公益队伍。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绚烂的燃烧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因没有补贴,作为公益队伍带头人的杨建媛,从2024年12月起,就再没强制要求各村的乡村助老员上门为老人开展服务,但每个星期,她的手机里还是会收到一些助老员发来主动上门服务的照片和简单的文字描述,每次看完,杨建媛都倍感欣慰。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由旺镇王家寨村,乡村助老员颜开蓉每月至少有一天,要为自己原先负责的31户44位老人跑一趟集市。“原来领着补贴,基金会要求每月对每户老人开展3次上门服务,没有补贴后,我仍然这样坚持着。”颜开蓉说,补贴只是对服务的另一种肯定,自己不会因为没了补贴,就把多年树立在老人心中的热心人形象抹掉。记者了解到,由于子女外出务工,会开车,又热心的颜开蓉就成了老人们上街采购生活用品的司机,多年来,只要老人打电话来,颜开蓉总会用行动传递着公益的温暖。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和颜开蓉一样,木老元乡龙潭村的袁怀兰时常会接到一些老人请她把低保、养老金从卡里取出来;代买大米食用油;教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请求,面对这样那样的琐事,她总会及时为老人们“圆梦”,从没想过因为没有补贴而推辞。袁怀兰记得,自己初入乡村助老员队伍时,小学学历的她很多字都不认识,硬是买回了一本新华字典,一字一字地学,由农家妇女成长为乡村公益事业的一员。袁怀兰说,坚持过来不容易,作为本地的公益人,更应该具备不计得失的品质,才不会辜负老人们的信任。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追光、聚光,再把光传递,这是如今施甸县56名乡村助老员继续行走在公益路上的真实写照。采访结束,杨建媛掏出手机给记者看:摆樃乡鸡茨村的安双帮老人买了药;万兴乡中山村查映莲为老人理了发;由旺镇木樃村的尹娟娟陪老人聊了天……云上传来的温暖,足以打消杨建媛多余的顾虑。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字相禹摄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EEE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