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春茧喜丰收 蚕农笑开颜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眼下正是春茧收获时期,隆阳区今年的春蚕长势好、产量高、茧层厚,全区的蚕茧收购工作实现“开门红”,一幅“蚕桑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正徐徐铺开。
一大早,瓦房彝族苗族乡蚕茧站内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将成袋蚕茧搬运至指定区域,收购员熟练地将蚕茧倒入检测区,水分检测仪和智能称重仪快速运转,茧别、含水率、净重、单价、金额等数据即刻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农户只需持身份证刷卡,系统就能自动调取信息,现场打印结算单,整个蚕茧交售过程公开透明、高效快捷。
蚕桑养殖生产周期短、收益快,对农户来说相对轻松,且经济效益可观。隆阳区自开展小蚕共育项目以来,通过科学化管理和多方协作,有效提升了蚕种养殖效率,农户领回三龄蚕后只需养护18天即可采收,既降低了农户的养殖成本,又保障了蚕茧质量。
“今天是第一天在瓦房茧站开秤,整体的质量比去年更好,蚕茧收购价格是每公斤60元。”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利梅说。
有着10多年养蚕经验的李建龙是瓦房乡干塘村的“老蚕农”,他不仅负责村内80%的小蚕共育工作,还担任着蚕桑辅导员。这段时间养蚕、采茧、卖茧,全家人一起上阵,今年他家养了11张蚕,目前蚕茧收入有3万多元。
蚕桑产业是瓦房乡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瓦房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帮助农户提高养蚕水平,同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2024年,瓦房乡蚕桑养殖9922张,产值2160万元。今年预计养殖张数要突破1万张以上,总产值预计2240万元。
据了解,2024年隆阳区桑园面积3.27万亩,养蚕4.6万张,产茧2114吨,蚕茧产值1.2亿元,工业产值1.58亿元。
近年来,隆阳区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蚕桑产业,通过引进适宜本地饲养的优良蚕种、推广小蚕共育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实现蚕茧产量的稳步提升,推动传统养蚕业向高效、优质、规模化方向转型,让蚕桑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张晓玲 金 润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